哲学
《帛书老子》
张松辉 译注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乙本,较多地保存了《老子》的原貌。此次出版,约请潜心研治老庄哲学几十年的张松辉先生,将《老子》甲本、乙本与通行的王弼本相对照,参考多种版本精审校勘原文,差异较大者分别进行翻译,全面呈现《帛书老子》的独特价值。
《白虎通义》
肖航 译注
东汉建初四年(79年),汉章帝召集著名儒生于洛阳白虎观讲论五经异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虎观会议”。会议讨论结果被编纂成《白虎通义》,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其作为汉章帝“称制临决”的重要文献,在中国经学史、儒学史上具有特别显著的意义。其宇宙生成论、阴阳五行理论等,对于当代人认识中国古代人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国学流变》(上下册)
夏海 著
《国学流变》实为中国思想小史,它以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潮演变为线索,围绕人性论、天人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关系,探寻传统社会学术思想的发展变化轨迹和规律。全书主体共分七章,主体中的每一章都由三个板块组成,即时代背景、社会思潮和学术思想代表人物。“余论”部分简述明末尤其是1840年以来,西学东渐对于传统社会学术思想的影响和变化,以及人们对于中学与西学及其相互关系的复杂看法。
《周易百句》
王振复 著
易学名家、复旦大学教授王振复精心择取《周易》中深富智慧、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名言佳句,以权威的释义、精当的解读,剔掘出蕴含在《周易》中的文化原型、微言大义和哲理哲思,并紧贴当下读者关心的心灵话题,以深入浅出、意蕴悠长的文字,带领读者了悟《周易》精义,探寻古人的思想世界,进而绾合读者自身的心路历程,把握这部经典所蕴含的深刻智慧。
《传习录百句》
吴震 著
《传习录》是心学代表人物王阳明的论学语录与书信集,是阳明心学的经典,也是儒家思想文化的经典。《传习录百句》择取和提炼了《传习录》且适当采用《王阳明全集》中的部分经典语句,并结合阳明的思想做了启人心智的解读,举凡“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万物一体”等心学核心思想于此皆有充分体现,以此引导更多的读者进入心学世界的大门。
综合
《中国文化要略》
程裕祯 著
本书是全国百余所高校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硕士教材或考研参考用书,分专题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问世以来广受好评,几经修订,不断吸收最新的学术研究和考古发掘成果,并融入作者的思考,以期更好地帮助读者了解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
《中国书法嬗变与思考》
言恭达 著
本书作者主要着眼于中国当代书法文化的现象、观念和实践领域,以文化生态体系化演变与发展为理念,试图在古与今、中与外、书法与其他学科之间进行比较和贯通,以实现深度挖掘与思考。
《王志彬纪念文集》
万奇 主编
王志彬(1933—2020)是我国著名的《文心雕龙》研究专家、写作理论家。本书由“王志彬自述”“王志彬论文选萃”“王志彬学术研究铨评”“追忆王志彬先生”和“王志彬著述目录”五部分组成,旨在纪念王志彬先生及全面阐述他在《文心雕龙》研究领域的显著成就,彰显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品位。
《书志》(第五辑)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编
本刊主要介绍古籍善本的基本情况,对古籍善本进行全方位的提要,是高端的版本目录学的学术研究交流平台。本辑内容主要包括国家珍贵古籍书志和书目书志选刊,按经、史、子、集的顺序分别介绍了数十种古籍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