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瑶 通讯员 张新月)名团名家聚园博,金秋好戏庆华诞。9月12日,北京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观众期待已久的第八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如约而至,将于9月27日至10月3日在北京园博园(以下简称“园博园”)举办主场活动。
发布会上,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马文介绍本届戏曲周盛况,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黄小驹详解精品大戏展的精心策划,以高标准遴选剧目、演出安排紧凑、内容精彩纷呈,旨在让观众一饱眼福。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戏曲周将与京城史上最大灯会——“京彩灯会”同期举办,并在同一时空——园博园内并蒂绽放。两者深度融合,园内精心设计了众多富含戏曲元素的灯组,它们或栩栩如生地再现经典剧目场景,或巧妙地将戏曲脸谱、服饰等特色元素融入灯光艺术之中,让游客在白天游览戏曲周时,就能提前感受到夜晚灯会的独特魅力。而当夜幕降临,这些灯组则成为连接戏曲与灯会的桥梁,引领着游客穿梭于现实与戏梦之间,带来前所未有的文旅体验。
全国大戏连台聚 园博园内传古音
赏秋意园林,品古音戏韵。本届戏曲周以“中国梦·中华魂·戏曲情”为主题,包括“梨园精品”“梨园嘉年华”“梨园传戏”三大板块,由开幕式、精品大戏展、京津冀名家汇、地方戏展演、戏曲发展学术沙龙、戏曲(艺术)产业博览、戏曲票友大赛、戏曲社团展演、戏曲文化会客厅等12大主题活动组成。
(下转04版) (上接01版)
●戏曲周包括“梨园精品”“梨园嘉年华”“梨园传戏”三大板块
●戏曲周活动期间,48家全国院团将带来近百场演出
●博览会通过“展览+交易”新模式,打造集展示、交易、研发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本届戏曲周园博园内日间所有演出均对公众免票开放
既有引人入胜的专业演出、学术研讨,又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互动体验活动,还有产业交流、文旅消费等衍生内容。开幕式作为本届戏曲周“亮相”活动,将在园博园阳光剧场拉开帷幕。王蓉蓉、杜镇杰、王洪玲、王平等全国名家将为观众奉献“拿手好戏”,《党的女儿》《长风浩荡启新航》等精品佳作选段将上演。
本届戏曲周邀请各省区市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剧种、稀有剧种进京会演,实现参演剧种的全国省域覆盖。届时,山西上党落子、山东两夹弦、陕西弦板腔等56场地方戏将在晋中园、岭南园、忆江南、闽园进行展演。
聚焦新中国成立75周年,在往届“地方园地方戏”的基础上,遴选全国专业戏曲资源进京展演,在长安大戏院、梅兰芳大剧院、天桥剧场等京内专业剧场举办精品大戏展,在园博园阳光剧场开展京津冀名家汇系列演出。特别邀请北京京剧院、北方昆曲剧院等京津冀知名院团,让戏曲周观众在京即可欣赏全国各地戏曲精粹,在戏曲周“看大戏”。院团特别为此次活动精心遴选剧目、组织名家,演出《风华正茂》《望海楼台》《八珍汤》《玉簪记》《刘巧儿》等经典剧目。整个戏曲周活动期间,48家全国院团将带来近百场演出,汇聚名家经典,实现专业戏曲演出品质的全面提升。
百姓舞台展风采 文娱一体戏趣多
“梨园嘉年华”板块以银杏大道为纽带,串联起丰富多彩的戏曲活动。银杏大道两侧将洋溢浓厚的戏曲氛围,戏曲社团展演、票友大赛、梨园市集及互动体验等活动竞相绽放。中国戏曲票友大赛汇聚全球票友,分设京昆与地方戏曲等类别,成人与少儿同台竞技,海外票友亦可通过专属渠道参与。在遵义园和西安园,学生社团及戏迷票友每日上演经典剧目。梨园市集沿银杏大道铺开,融合戏曲元素与时尚生活,集露营、咖啡、国潮等多元业态于一体。
“文旅攻略汇”活动邀请全国地方戏曲与文旅产品亮相,让游客在戏曲中领略地域风情。戏曲互动体验活动遍布园区各处,游客可亲身参与,感受戏曲妆造、戏服试穿等。主场活动结束后,还将举办戏曲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
同时,本届戏曲周恰逢国庆,在全国上下“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喜庆氛围中,“京彩灯会”将在园博园同地举办。
产业联动平台广 探讨交流促发展
学术沙龙及产业博览等活动,汇聚智慧与创意。一系列围绕“中国戏曲发展经验”精心策划的学术沙龙与座谈将举办。来自全国各省级文旅部门、研究机构、院团及高校的近百位精英汇聚一堂。同时,首次亮相的中国戏曲(艺术)产业博览,成为本次活动的又一亮点。博览会跨省域汇聚戏曲相关企业,通过“展览+交易”的新模式,打造集展示、交易、研发于一体的综合平台。特别是“体验工坊”等互动展区,让观众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戏曲魅力。
本届戏曲周园博园内日间所有演出均对公众免票开放,参与活动“零门槛”,让更多人有机会近距离感受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主办方策划了“沉浸观演”与“戏曲乐园”等个性化游览线路。无论是资深的戏迷票友,还是热衷亲子互动的家庭游客,都能在这些路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第八届中国戏曲文化周欢迎各界朋友走进园博园,走进各大剧场,沉浸式体验国风雅韵,品味传承与创新交融的戏曲文化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