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国际减灾日主题为“赋能年轻一代、共筑韧性未来”。儿童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掌握防灾、减灾、救灾技巧能够增强他们应对灾害的能力。秋季天气转凉、气候干燥,是火灾高发的季节。火灾频发之期,如何预防家庭消防安全?让我们与孩子一起学习。
•检查电气线路
重点检查线路的接头部位,发现线路老化问题应及时更换新的线路。各种电器的插座应远离火源,电源线如有破损应及时加裹绝缘胶布,防止出现短路。
•检查家用电器是否超负荷运行
如果存在使用大功率电器,应单独接线,加设保险和开关;应与小功率电器分开使用插座,使用完毕及时拔掉电源。
•检查液化气罐的软管密封程度
定期请专业人员对液化气罐的性能进行检修,不使用不合格、不规范的液化气罐。液化气、天然气泄漏,请第一时间断气、通风、忌火,禁接打电话。
•检查家庭电闸保险
更换保险丝,不要用铝丝、铜丝或者铁丝。有条件的家庭可以更换空气开关,能达到更好防护效果。
•将家中杂物进行分类
将可燃、易燃物品进行密封包装后,堆放在地下室或离建筑较远、空旷的地方,确保此类物品不会接触到明火。秋收后,切记不要烧荒、燃烧秸秆。
•建议配备燃气报警器、灭火器等
火灾报警器有好多种,比如感烟的、感光的。这些报警器能探测温度、光等的变化,并发出警报,为逃生争取时间。
•清理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
检查防盗窗上的逃生锁是否完好、楼梯过道是否堆放杂物、逃生避难层是否被占用等,确保逃生通道保持畅通无阻。
•制作逃生路线示意图、开展消防演练
准备绳索、手电、呼吸罩等逃生用具。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制作逃生预案和开展消防演练。
(丰台区消防救援支队)
安全多一点
家里突然“味道很浓” 小心!
本报讯 近日,《全国燃气事故分析报告(2024年·上半年报告)》发布。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收集到的全国(不含港澳台)燃气事故数量共计181起,导致人员死亡的事故13起、人员受伤的事故55起,共造成27人死亡、158人受伤。其中,较大事故3起,共造成13人死亡、28人受伤。
气温日益转凉,秋冬季节是用气高峰也是燃气事故多发的季节。近日,北京某区街道居民反映,家中“味道很浓”,怀疑是燃气泄漏。网格员收到消息后,立即前往居民家中排查并紧急处置了该户的燃气问题——全程仅用了23分钟。燃气泄漏非小事,日常居家不可大意。一旦发生燃气泄漏,我们要遵照以下步骤来处理。
闻到燃气味后,大家应迅速关闭各种燃气开关,并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以驱散积聚在室内的燃气;禁止一切火种进入现场,禁止开关任何电器设备(特别是吸油烟机)、敲打铁器和现场拨打电话等容易产生明火的行为;立即离开泄漏现场,到户外拨打燃气公司报修电话,等待专业人员上门进行处置;如遇事态严重,应拨打110、119报警。
为家中燃气“体检”也很必要,如定期检查燃气连接软管,防范夹箍松动,软管破裂、脱落等情况;定期检查管道使用情况,防范户内燃气管道因长期接触水或腐蚀性物质,出现被腐蚀、管道接口松动等情况。不仅如此,燃气表及燃气热水器、燃气灶等燃气器具若超期使用(请参考表具的有效期),其内部构件老化也会造成泄漏隐患,应定期检查、更换。
(北京应急、丰台区消防救援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