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翟艺 王璐丹)近日,北京市人社系统首家疑难问题“专家会诊室”在丰台启用,旨在打造全市人社系统“专家会诊”样板间,让人社服务更有温度、民生更有质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改革创新向前一步
升级“专家会诊”服务模式
丰台区社保中心服务全区7.1万家参保单位,120.4万名参保群众。2022年7月,丰台区人力社保局在社保中心探索建立“社保帮办专家工作室”,由科级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帮办专家,及时回应群众诉求,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社会保障》杂志评为最具解忧力服务品牌。
今年,为更好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体验,丰台区人力社保局紧跟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工作部署,在原有工作制度基础上,升级建立疑难问题“专家会诊室”,针对重点业务进行帮扶代办、跨部门急难业务开展专家“会诊研究”,多维解决“疑难杂症”。赋予党支部书记“业务施工队长+疑难问题会诊专家”双重身份,建立区人力社保局疑难问题会诊专家名录,构建起稳固的党建业务双推进责任链。
目前共选用疑难问题“专家会诊室”专家27人,全链条压实疑难问题处置责任,形成以《丰台区社保中心疑难问题“专家会诊”及党员帮办服务制度》为总纲,《帮办服务工作规范》《疑难问题专家会诊队伍管理细则》《疑难问题“专家会诊室”排班细则》《疑难问题诉求处理细则》为支撑的“1+N”制度体系,确保制度的长效性、统一性、实操性。
“多亏了你们的‘专家会诊室’,帮我积极联络外省找回工龄,这下我的养老金可有着落了,你们的服务真是太到位了。”办事群众孔师傅对“专家会诊室”赞不绝口。(下转04版) (上接01版)
据了解,孔师傅之前在外省机关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类工作,因工作变动来到北京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后又经劳动能力鉴定中心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退休审档时发现孔师傅档案记载多处矛盾且外省事业单位缴费情况尚不明确,需要其原单位提供相关原始佐证材料及政策依据。
“缺少的材料在外地才能开出来,我身体又不好,真是不知道怎么办了!”听到前来“专家会诊室”寻求帮助的孔师傅焦急诉说自己的难处,当日的值班专家刘天洋赶紧安抚孔师傅情绪,在了解事实情况后,立即协调职工养老保险科及账户管理科进行综合研判,确认档案需补正的材料清单及保险转移情况。针对档案记载经历,分别向河南省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管理局、淅川县社保局等四个相关部门发函核实,并与行政科室一起对孔师傅的工龄进行了认定,解决了跨部门退休难题。
自“专家会诊”制度建立以来,共收集问题48例,均已办结。
服务触角更近一步
打造“群众满意”服务集群
今年来,丰台区人力社保局积极拓宽群众办事渠道,主动延伸服务触角,打造“全域专家会诊服务圈”。构建“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社保经办服务+养老审批”会诊联合体,合规事项一点接入、全链响应。建设“社保+医保+税务+政务”会诊共同体,搭建协同会诊机制、打包服务机制、诉求联合处置机制。完善区级专管员、街镇经办员、社区服务专员服务网格,坚持以点串线、赋能放权,推进社银一体化服务网点建设,打造15分钟“服务圈”。
“感谢‘专家会诊室’,真是帮我大忙了。”朱大爷的女儿是北京人,之前在北京工作过,现在朱大爷想申领其去世女儿的遗属待遇。通过沟通了解到,朱大爷的女儿和妻子相继去世,家中只剩他一人,生活孤独且面临经济压力。稳住老人情绪后,会诊专家马上在系统查询亡者参保信息,发现其女儿虽然在北京参加过养老保险,但最后参保地在成都,根据遗属待遇申请相关政策,应当在成都领取遗属待遇。考虑到朱大爷年事较高不会上网,并且家里没人可以帮助自己,无法完成申领养老保险遗属待遇,帮办专家当天辗转联系多种渠道,主动帮助老人联系成都社保经办机构,协助他问清所需材料和办理流程,帮助其准备和传送业务经办材料,在业务办结前全程跟踪,及时与当事人联系沟通。真正实现了服务触角向前一步,“群众满意”更进一步。
“过去,办理企业退休认证业务要到老远的社保中心才能办理,如今在家门口的银行网点就能解决,人脸识别认证也可以让银行的工作人员帮办,省事儿省时间,方便得很!”家住河西地区的张大妈在北京农商银行长辛店支行金融服务网点,不到几分钟就完成了今年的企业退休认证,心里有说不出的轻松和愉快。
社银一体化服务网点开通以来,社保窗口“搬”进银行办理的服务模式实现了社保服务的窗口前移。这种“社保+银行”的模式,充分利用了银行网点布局广、设施全、服务规范等优势,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社保服务,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自8月运行以来,面对面为群众提供社保专业政策咨询等线下帮办服务85人次。
先锋服务更深一步
深化“疑难问题”会诊成效
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人力社保重大项目和发展难题破解召集机制,开展“局科长走流程”,扩大疑难问题“专家会诊”辐射圈。
将国家星级职业指导师纳入就业领域疑难问题“专家会诊室”专家名录,针对青年群体普遍存在职业定位缺失、求职技巧和方法匮乏等问题,由“疑难问题”专家牵头,加强合作联动,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和资源,全面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开办求职能力实训营,推出“三生有幸”青年就业服务品牌,持续提升实习生、见习生和实训生在内的青年求职群体的求职能力,更有效地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高质量就业。建强“党员仲裁庭”区级示范品牌,在遇到集体争议突发矛盾时,劳动关系领域“疑难问题”会诊专家及时介入,发挥“党员仲裁庭”的聚力融合优势,协调社保、就业等领域专家靶向化解矛盾,妥善解决劳动关系纠纷。创立“就业丰彩”就业服务党建品牌矩阵,做强“易起找工作”服务精品,擦亮“工伤职工温暖之家”、劳鉴“锋行者”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品牌,打造“烦事找我·退休无忧”政策宣教直播区级品牌,充分发挥各方优势,集成输出优质高效的疑难问题会诊服务。
下一步,丰台区将聚焦群众需求,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细化工作举措,不断丰富疑难问题“专家会诊室”建设的生动实践,为全市人力社保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