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4月23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丰台钢铁侠的硬核创新之路
  张锐团队正在操作机器人。原梓峰 摄

  本报讯(记者 蒲长廷)暮春的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在汉威国际广场三层“试验场”内,双足大仿人机器人、轮腿复合机器人、轮形机器人在家庭、交通、农场、赛道等多个模拟应用场景中,自动精准完成“动作”。近日,北京钢铁侠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锐荣登2024福布斯中国科创人物榜单,其背后不仅是个人创新精神的闪耀,更是丰台区人工智能细分产业能级提升的生动实践。

  从“1毫米缝隙”到“99%国产化” 

  创新技术硬核突围

  在公司实验室里,一台四驱轮式机器人正模拟变电站巡查作业场景。当机器人接近挡鼠板时,仿人臂像人一样拿起挡鼠板,待机器人通过以后再将挡鼠板放回——这个看似微小的技术细节,折射着中国机器人产业从“跟跑”到“领跑”的艰难跨越。

  “挡鼠板仅留1毫米缝隙,机械臂需要完成毫米级抓取,团队就卡在了精度上。”张锐指着实验室装置回忆道。彼时,变电站巡检机器人需要在复杂环境中实现室内外通用,而这道金属板的毫米级缝隙成为关键难点。 

  团队最终通过仿生视觉算法与升降装置的结合,让机械臂既能精准抓取挡鼠板,又能适应碎石路、陡坡等非典型地形,单台设备可覆盖所有变电站巡检需求。 

  技术的突围远不止于此。其双足大仿人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达99%,关节自由度达56个,整机功耗不到1000瓦,全面对标波士顿动力等国际巨头。 

  2022年,公司落户丰台区,开启“政策赋能+场景驱动”创新征程:区政府提供的3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补贴,被用于支付房租与设备升级;区科信局牵线园区内华电科工等企业,促进“钢铁侠”与园区企业合作。

  (下转02版)  (上接01版)

  身高137厘米、体重50公斤的双足仿人机器人,平稳地行走、上下楼梯;六足机器狗,驮着10公斤以上物资,爬坡、下坡、平移,灵巧地运动着……由钢铁侠科研人员带来的创新,如今已变成现实。 

  在南苑森林湿地公园,一台半人高的轮形机器人稳稳地托着两箱树苗和几桶水,跟着工作人员走上步道;而在西南山区的田间地头,轮腿复合机器人以300公斤负载能力替代人力运输农资,这款“惠农版”设备通过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合作,计划覆盖全国6万个乡镇;在龙源电力光伏发电站,清洁机器人正进行光伏板清洁作业,数据显示,该产品已服务全国85%的省级电网公司……

  从“福布斯榜单”到“区域发展” 

  产业生态集聚效应显现

  “这些铭牌记录着7项国家标准的诞生。”张锐轻触展厅墙上的团体标准证书。作为全国唯一参与机器人、仿生学、安全应急国标制定的民企,公司已拥有18项发明专利、58项实用新型专利、40项软件著作权、2项外观专利、30项商标,参与制定了7项机器人国家标准和4项机器人团体标准。2023年,企业获深圳基金B+轮投资,估值突破10亿元,成为区域创新驱动的标志性成果。 

  在智慧养老机器人展示区,北京交通大学硕士毕业生王宇欣正调试老人跌倒检测系统。这里每年接待超100名师生,累计培养的50名实习生中,41%选择留任,形成“实践—就业—创新”的人才闭环。张锐坦言:“我们要让技术突破与人才成长同频共振。” 

  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钢铁侠”机器人已应用于三大领域:全国500余所高校将其作为科研教学平台,培养新一代机器人人才;在应急管理部活动中,机器人深入灾害现场执行任务;在光伏电站,它们替代人工完成高危环境作业。如今,丰台区内已集聚航天科工智能机器人公司、钢铁侠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中兵智能创新研究院、新兴际华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龙头企业集群,聚焦“大型仿生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细分领域,产品覆盖军事装备、电力巡检、冶金采矿等关键领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社会
   第05版:城治
   第06版:书香
   第08版:发现丰台之美
统筹谋划、科学推进 推动乡村振兴事业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丰台菁锐营锻造实战型干部 破界攻坚促发展
全力做好服务保障 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丰台钢铁侠的硬核创新之路
丰台报要闻02丰台钢铁侠的硬核创新之路 2025-04-23 2 2025年04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