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中提到紧扣‘七有五性’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医药分开,医耗联动改革,大量集采药品降价,今年门诊报销2万额度不封顶,超出部分80%报销,真的是给老百姓尤其是老年人节约了钱袋子。”作为一名基层医养结合服务从业者,市人大代表施颖秀表示。
她提到,不仅仅是老年人获得感的增强,这几年从政府扶持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角度,多项补贴和惠民政策从多个维度提供持续的保障。无论是补机构、补老人,还是补床位、补运营、补餐饮、补房租,养老企业的获得感也在显著增强。使得我市提供养老服务的供给侧在不断丰富,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施颖秀今年也带来了一个关于利用数字手段、赋能社区治理、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议案。她表示,报告中还提到了数字适老化改造,这实在是太接地气了,很多老年人不是不接受新鲜事物,而是需要更适合他们的操作设备和步骤,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而且现在的老年人越来越有消费观念和消费意识,甚至于很赶时髦,他们在衣食住行游购娱方面,都有需求且需求的群体非常庞大,这又是一个引领消费的好突破口。
“乙类乙管”后,养老机构科学防疫、建立人财物的长效保障机制,应从加强就地诊疗和重症转诊入手,增加医疗设施和专业医护资源,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重症。施颖秀建议,为养老机构按一定比例,配备必要的制氧机、血氧仪、心电监护仪和紧急抢救、转运的设备。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可以允许配备救护车。医疗资源和转运资源的绿色通道搭建,要更及时更高效,不能通而不绿,切实缩短救治和转运的时间。把前期用于防治的人力、物力、财力向感染后的早发现、早救治、减少重症转化。
“医院床位紧张,建议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级医院等指定医疗机构,下沉到养老机构提供及时的查房会诊,开辟院外‘第二张床’,同时保证远程会诊24小时通畅。”施颖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