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博雅禾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1月20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孩子寒假看啥书?教师推荐图书来了
精神成长的密码 藏在每一本好书里

  编者按:每一本书都是一条线索,通向一种思维,通向一种生活。中小学生寒假生活开始了,不少家长选择寒假陪孩子阅读自己喜欢的书,本期我区中小学生教师向学生们推荐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图书,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

  《节日之书》

  余世存/著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春节将至,每个中国人都为迎来新一年的起点而兴奋。也许,很多人并未多思,理所应当地庆祝一年的起点,而《节日之书》告诉我们,时间起点更多是人为安排的,传统节日关键在于我们对时间的敬畏。想留住时间,意图记住逝去的时间,憧憬将来的时间,节日便这样应运而生,载起中华文明的信念情怀。 

  在感受节日乐、欣赏节日美、畅享节日聚之余,也来了解节日源吧!《节日之书》由学者余世存撰写,从历史故事、思想传承、风俗礼节等方面,深度解读了10余个传统节日,全景式地讲述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此书并不枯燥,有画家老树绘制的高颜值插图,故事性的讲述,诗词歌赋的引用,《红楼梦》等著作的选段,文学性与易读性兼具。 

  这本书里,节日并非只是冰冷的名词,而是有灵性的节令;节日习俗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日益更迭。阅读过后,我们对节日的认识,将不再只停于长辈的描述,不只限于民俗的体验,不只流于气氛的感知。阅读过后,我们将更能体会欢度春节的丰实感;更能在庆祝传统节日时,清明地感知天地礼乐,敬畏日常生活,坦然认同自我。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实验学校 徐晓

  《中国文化读本》

  叶朗 朱良志/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若被问及“中国文化”是什么?我会从《诗经》说到《楚辞》,从三曹说到七子,说到那《水浒》一百单八将,说到那《红楼》金陵十二钗。可当你真正读完这本书后,你才会恍然:原来中国文化不单单有文学与文字,还有张骞与郑和、书法与京剧、瓷器与丝绸……这浩大而又驳杂的内容,又怎能用三言两语描述完全? 

  这本科普中国文化的读本,用轻松的笔调,通过37个小专题为我们呈现出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本书从中国人的智慧和信仰出发,让我们明了儒释道是如何影响中国人的思想,让我们深谙今天的我们是从何而来。而后从创造与交流、艺术与美感、民俗与风情等方面为我们娓娓道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情趣是如何造就的。 

  愿你我都成为热爱这片土地和文化的继往开来之人。北京市第十八中学 胡人杰

  《希利尔讲世界史》

  【美】希利尔/著

  陈继华 刘娟/译贵州教育出版社

  你们小脑瓜里有没有冒出过这样的问题:“如果这世界上—没有爸爸妈妈,没有叔叔阿姨,没有堂兄弟,也没有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没有任何人,除了他自己!那么,世界会是个什么样子呢?”或是“有这样一个时期,整个地球上没有人,也没有任何动物,只生长着植物。你又能想象这样一个世界吗?可是,比这还要更早、更早、更早、更早、更早、更早以前,曾经有一个时期,地球上没有人,没有动物,也没有植物,到处都是光秃秃的岩石和漫无边际的洪水。你还能想象这样一个世界吗?可是,比这还更早、更早、更早、更早、更早、更早……哪怕说到下一年也说不完。”《希利尔讲世界史》这本书里就告诉我们了,“对一只狗来说,20年是很长的一段时间,比它的一辈子都长。对人类而言,20年并不是很长。放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20年只是一个瞬间罢了。” 

  如果你也有过像这样的奇思妙想和古怪问题,或是想知道它们的答案,那真的要读一读这本书了!这本书讲了从公元前6000年开始一直到公元2000年之间重要的一些历史事件。纵观全书,你会发现,世界上每一种独特的文化,自有其非凡的辉煌成就;而且只要你乐在其中,愿意去探寻、分享,总不难领悟到这些文化的共通之处。 

  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 陈鹏

  《逍遥津》

  叶广岑/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逍遥津》的作者是被称为“格格作家”的叶广岑,是如假包换的贵族后裔,祖上姓叶赫那拉氏。同时,叶老师还是一位风趣且前卫的北京小老太太。深谙传统文化和北京风土人情的叶老师通过“我”的视角,以戏曲名为引子,跳跃性地写了从民国到现在,生动细致地描摹了从大宅门的世家贵族到普通人的生活,记录了北京百年的人物众生相和时代交变的沧桑。 

  叶老师的作品和老舍先生的作品一样,努力构筑一个尘烟笼罩之中真实的老北京,一个接地气儿的老北京。不同的是,老舍笔下多是底层贫苦的贩夫走卒,而《逍遥津》写的是一个没落贵族旗人大家庭、诸多儿女京华烟云般的生活图景。看完这本书,也许不能让你开怀大笑,但能让你笑中带泪;也许不能让你看到自己的影子,但可以让你体会到生活的万般滋味。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学校 金亚 

  《人间食话》

  梁实秋/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春节临近,奔驰的高铁呼啸在苍莽的中华大地,多少远在异乡的人带着疲惫的身心踏上回家的旅程,此刻若是拿起一本《人间食话》品读则别有生趣。路途中的人回忆起南方的虾蟹,满满都是家乡的味道。离开北京的路上,又忍不住怀念北京的“豆汁儿”和小吃,感受书中南北交融的美味,给回忆和思念提前做好预演,这就是本书神奇的魔力。 

  梁实秋和无数传统中国人一样,对食物倾注了细致的热爱,本质也是对生活的热爱。那些日常看似平淡无奇的食物,在梁实秋的笔下仿佛有了一层晕染日光的滤镜,读着鲜亮,实在美丽,让人心驰神往。从“雅舍谈吃”到“谈吃拾遗”再到“人间至味”,每一篇文章均以食物命名,无论是坊间山野,还是酒楼茶肆,无论在四方美食,还是异域特色,梁实秋从味蕾上的知觉谈起,文字的触手逐渐扩散到天南海北,同时深入到文化血脉和生命哲思。 

  放下《人间食话》,读者自会产生走入庖厨而大显身手的欲望,读的是书本,品的是人生,正如封面所言:“温存静默的岁月,丰颐美味的人间烟火。”

  北京市第十二中 孟学珂

  《符号里的中国》

  赵运涛/著 

  中华书局

  我国首个自建空间站“天宫”,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首辆火星车“祝融”,你知道它们名字背后的故事吗?读完这本书,你将明白为什么我国高科技领域都以这些传统文化符号命名,它们是属于中国人的独有浪漫,不可匹敌。 

  龙、凤凰、石狮子、十二生肖、财神、门神、春节、重阳节……这些符号我们都能耳熟能详,但其中的故事典故你知道吗?《三国演义》中,“龙”有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大门口要摆两个“石狮子”?“凤凰”的起源是什么?《西游记》中孙悟空变过“凤凰”吗?古代过年一个重要的民俗活动就是换“黄历”,为什么说“黄历”本是“皇历”?这本书将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插图娓娓道来。 

  每一个闪闪发光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都值得被每一个人看到,并深深的地记在心底。这本书将带你开启一趟充满趣味的人文之旅!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附属实验小学 吕洁琳

  《城南旧事》 

  林海音/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春节,对于中国人而言,不仅意味着久别重逢庆祝新年的开始,还意味着重温记忆重塑今天的自己。《城南旧事》充满童年回忆,令人回味无穷。作者以细腻、率真的文笔,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读后感言:今天看完这本《城南旧事》,有种相恨见晚的感觉,为何早先我不知道这是部如此精良的作品? 

  从这部书中,你不仅会被“惠安馆的疯子秀贞”“苦命小伙伴妞儿”“勇敢追求幸福的兰姨娘”等鲜活的人物所打动,还会被骆驼队、胡同、四合院、骡马市大街、驴打滚等事物所蕴含的民俗风情所吸引。 

  从这部书中,你会看到主人公英子从“快乐好奇的精灵”到“有爱心的天使”,再到“优秀学生代表”的历程,相信你也一定会和她一起成长! 

  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第三小学 杨念

  《北京的春节》 

  增订版 

  何大齐/绘著 

  商务印书馆

  回家过年,是中国人流淌在血液中、刻在基因里的恒久情怀。纵使相隔万里,中国人也要如候鸟迁徙般跨越千山万水直抵那魂牵梦萦的小小家乡。过年回家,穿新衣、放鞭炮、包饺子、贴春联……热热闹闹迎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过年好!”“过年好!”这是中国人相视一笑便可心意相通的独特文化密码。祖国地广物博,南北风俗不同。北京的朋友们,来吧,一起来翻开这本《北京的春节》。 

  浓浓烟火气,淡淡故乡愁。都说年味淡了,那你可一定要读读这本书。北京的年味在哪儿?北京特级教师、著名书法家、画家何大齐先生用现代与传统风味交织的书画文,带你去尝尝艾窝窝、噗噗噔儿、大糖葫芦,带你去逛逛东西牌楼、西四牌楼、西单厂甸,带你去放放雷麻子、大钟花……仪式感满满,趣味十足。 

  一幅幅有声有色的老北京式风景画,一篇篇有说有笑的老北京式风趣文,一顿顿有滋有味的老北京式风情饭,一起品读《北京的春节》。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云岗中学 郭林林

  同学们,什么是年?什么是过年?什么是年味? 

  麻雷子、炮打灯、大钟花……这些是什么? 

  艾窝窝、豌豆黄儿、果仁奶酪……你都吃过吗? 

  空竹、琉璃喇叭、噗噗噔儿……又是些什么好玩的东西呢? 

  东四牌楼、西单、西四牌楼……都有哪些变化呢? 

  何大齐老师的《北京的春节》一书以老北京(北方地区)的春节习俗串起与过年有关的传统民俗和种种生活记忆,有做花灯、吃糖瓜、抖空竹、放花炮、撒灯花,摇元宵……从腊月初八的腊八节开始,到二月二龙抬头结束,还原了一个又一个被现代生活节奏所忽略和拋弃的生活细节与情意,有浓浓的年味,亦有沉沉的古意和乡愁。 

  北京市丰台区芳星园第二小学 胥侃

  《别把孩子带“歪”了》 

  李晓云/著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担负着对孩子一生的责任。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却又是最难的学问,仅有爱,远不够!其实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只有懂得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的未来,善于教养孩子,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力荐晓云老师的新书《别把孩子带“歪”了》,值得家长们品读!”

  用自主掌控自由 有张有弛过温暖寒假

  怎样才能让寒假过得健康、快乐、有意义呢?丰台区教委有这样几方面的建议:

  安全第一健康生活

  寒假期间,同学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还是要始终绷紧“安全第一”这根弦,注意交通安全、人身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每个人都要坚持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把握好生活节奏,坚持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坚持合理膳食,注意补充营养;坚持做好个人防护,保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科学锻炼快乐成长

  孩子们经历一段时间的居家线上学习后,逐步恢复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提高免疫力,也对身心有益。但是体育锻炼的时机、强度、方式等,要遵循科学规律、进行具体判断,既不要把疫情康复和运动对立起来,也不要因为孩子要体能测试等等,就在锻炼中操之过急、用力过猛,建议寒假期间要根据孩子个体状况,做好调整,循序渐进、科学锻炼。

  主动沟通增进交流

  居家线上学习期间,同学们久未见面,可以利用寒假相约一起逛博物馆、展览馆,进行适度的户外活动。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阶段,经历一段时间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身体的不适,可能会产生心态波动、情绪低落等情况,多交流、多沟通、多互动,和同学、好朋友见见面、聊聊天,与老师、家长主动沟通,有了大家相互支持,生活会更加美好。

  合理规划 乐学善思

  凝聚“双减”意识,合理规划,把孩子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不用学科学习代替假期活动,给予孩子留白思考、创新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帮助他们发展兴趣、了解社会。孩子学习的方式有很多,除了书面的作业,还有很多其他渠道能够让孩子增长见识。比如带孩子出去旅游可以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过年串亲戚能够增强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一起做家务劳动可以提升动手能力,增进孩子与父母的共情理解;一起读书可以增进亲子感情,培养阅读习惯等。 

  寒假不是盲目“自由”,加入“自主”的合理规划,可以让假期变得更加健康、快乐、有意义。家长不妨与孩子一起规划好假期生活,让他们在享受温馨与陪伴、收获健康与成长中度过多姿多彩、丰富充实的寒假,为春季开学做好准备。 

  丰台区教委 供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城治
   第04版:民生
   第05版:产经周刊 高精尖
   第06版:活力周刊 新丰尚
   第07版:书香丰台
   第08版:博雅禾丰
孩子寒假看啥书?教师推荐图书来了
丰台报博雅禾丰08孩子寒假看啥书?教师推荐图书来了 2023-01-20 2 2023年01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