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北京“四个中心”战略定位的强化及丰台区“倍增计划”推进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的稳步落实,丰台区对于国际化营商环境构建、特色产业培育以及首都重要科技创新节点的打造尤为重视。今天编者带您一起走进市级文化产业园区石榴中心,一同探索全球创新要素和高端产业集群汇聚于此的奥秘。
本报讯(通讯员 齐迹 宋泽琛)本着“科技底板、文化赋能、产业集聚、全球联动”的战略发展思路,自运营以来,石榴中心一直致力于打造城南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加强国际产业集群培育,加快高精尖产业结构构筑,推动丰台区城市更新和产业焕新。截至目前,石榴中心荣获“国家级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双创服务创新精瑞奖”“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中关村丰台园分中心”“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北京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北京市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60余项国家/市/区级荣誉资质与认定。
年均营收55亿元
构筑北京南城文科融合产业标杆
石榴中心地处南中轴东,接驳宋家庄站,地铁5号线、10号线、亦庄线三线交汇。半小时直达大兴国际机场、北京站、西站、南站,交通优势尽显无余,商业配套丰富完善。
据了解,石榴中心累计引入百隆、科勒、双立人、玩具反斗城、JTB日本株式会社、井村屋、丝涟等跨国科技型总部企业11家,华为荣耀、美的、蚂蚁金服、滴滴、58同城、科沃斯等世界500强及国内上市科技巨头子公司12家,累计吸引培育600余家高精尖企业、180余家国高新技术企业落户,服务微酷客、瑞科同创、阿玛西、瓜尔润等专精特新及小巨人企业42家,园区企业获得各类股权债权融资6亿余元,累计申请知识产权数量6000余项,累计经济贡献值约390亿元,纳税超24亿元,园区企业年均营收55亿元,年均纳税超3亿元。“之所以能够在众多产业园区中脱颖而出,得益于丰台区各类政策的出台、优质国际化营商环境的营造,也得益于石榴中心园区系统全面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以及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生态的打造。”石榴集团北京商管公司总经理徐振峰说。
搭建国际平台 打造区域创新引擎
园区搭建中美Foundry Club共享办公众创空间和中以YafoLabs跨境加速器,以跨境多点联动平台为依托,以互联网平台的应用创新为手段,面向全球的创业者、投资人、服务机构和商务人士提供国际项目孵化与加速、跨境项目对接、技术转移、投融资、培训辅导和办公社交全链条综合服务。建设ZOOM MEDIA LABS先进数字媒体实验室,为入驻企业的虚拟现实、混合现实、人机互动等技术提供内容制作支持和技术验证场景试验。同时,园区致力于增强文化符号属性,定制专属丰台文创空间,为更多小微文创企业落地丰台提供创新载体平台,通过国际化、特色化、专业化和定制化平台的搭建,打造区域创新引擎。
聚焦高精尖产业 抢占创新高地
园区定位文化+科技产业,聚焦多元文化产业、高精尖领域,依托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最新科技成果,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培育和引进信息技术、区块链、机器人、动漫游戏、3D打印、移动多媒体等“互联网+”、文化科技融合新业态,同时加快布局网红直播、虚拟会展、元宇宙等“数字+”产业,整合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多方科技资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机构升级。
赋能产业招商 优化国际营商环境
以园区国际化平台资源为抓手,搭建政企联动平台,举办大型国际化产业招商活动,在落地优质项目的同时,提升丰台区国际化氛围,优化区域营商环境,进而吸引更多跨国机构、优质企业和人才,识丰台、认丰台。据了解,2016年以来,石榴中心已联合区文创中心、区投促中心和中关村丰台园等政府部门,举办中以跨境投资大会、驻京中外知名企业丰台行暨国际高精尖人才高峰论坛、中加创新创业合作论坛、中欧数字经济高峰论坛等十余场,有力地助推高精尖产业向北京南城汇聚,进一步加快产业焕新,推动城市更新。
未来,石榴中心园区将坚持以政府引导为方向、以园区载体为依托、以服务平台为抓手、以入驻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提升园区文化产业服务能力,切实推进文化园区高质量建设与运营,成为丰台区落实倍增追赶、支撑首都经济创新发展、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重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