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安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5月10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震预警:分秒必争,与时间赛跑

  2022年12月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18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北京市地震预警管理办法》,该《办法》于202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办法》一共六章22条,分为总则、地震预警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地震预警信息发布与应急处置、区域协同、法律责任和附则,主要包括界定地震预警的内涵、健全地震预警的工作体系、加强地震预警系统的规划与建设、规范地震预警信息发布与应急处置和加强地震预警的区域协同等五个方面。为解答居民疑惑,认识了解《办法》的生活场景,编者梳理了以下几个问题:

  《北京市地震预警管理办法》立法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自然灾害防治的重要论述,作出许多重要指示批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

  北京承担着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功能,人口和财富高度聚集,生命线工程错综复杂,加强地震风险预防预警十分重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强调要强化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提高全市地震预测预警能力和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地震预警是什么

  在地震发生后,震源区附近的台站监测到地震纵波后快速(快到地震破裂可能都还没结束)估测地震的大小和地震可能造成的影响,赶在破坏性的地震横波到达目标区域前,发出紧急警报,以减轻灾害损失。像这样利用不同种类地震波、电磁波之间传播速度的差异,提前几秒至几十秒向破坏性强的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发出警报,称为“地震预警”。地震预警能够为一些特殊行业、公众争取紧急处置、避难逃生时间,中国古代“烽火传讯”与“地震预警”有异曲同工之妙。

  地震预警的技术原理

  了解地震预警技术原理需要先认识两个基础角色—地震波和电磁波。地震波包括纵波和横波。地震纵波(速度约6km/s)速度快,破坏力小;地震横波(速度约3.5km/s)速度慢,但破坏力大。电磁波是无线通信的基础,我们使用的手机、网络运行都依赖电磁波。同时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300000km/s)传播,在空气介质中传播也是同等量级,速度远大于地震波,因此电磁波相比于破坏性强的地震横波能够“后发先至”到达目标区域。科学家们利用这一特点,在地震发生之后,根据检测仪器捕捉到的纵波信号,快速计算,再通过电磁波通讯发出预警信息,为公众争取求生避险时间。

  “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报”的区别

  需要明确的是,“地震预警”并不是“地震预报”。地震预警是指大震发生后极短时间内测定出地震三要素,预估烈度,抢在其破裂并未全部完成以及严重灾害尚未形成之前发出警告,提示公众及企业采取避险防护措施,这时地震是已经发生的;而地震预报是研究者对尚未发生、将要发生的地震事先发出通告。 

  地震预警信息的发布与应急处置规定

  《北京市地震预警管理办法》对于北京市地震预警信息的发布及震后应急处置作出了如下规定:

  统一信息发布。由市地震部门统一发布地震预警信息,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预警信息,不得编造和传播虚假地震预警信息。

  规范信息内容。地震预警信息包括地震发生时间、地震震中位置、震级大小、预估地震波到达时间、预估地震烈度等。

  畅通播发渠道。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和通信运营企业应当建立自动播发机制,各媒体、通信企业在接收到预警信息后自动、无偿向社会公众播发地震预警信息。

  强化应急处置。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按照地震应急预案做好地震应急处置工作。人员密集场所和可能引发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其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应当按照制定的地震预警应急处置预案,立即采取相应的避险措施。

  加强宣传演练。规定各有关单位应当结合实际开展地震预警知识宣传教育和必要的应急演练;各类媒体应当开展公益宣传活动;市地震部门和区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众宣传普及地震预警知识,指导、协助、督促有关单位做好地震预警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地震应急演练。

  此外,《办法》还对侵占、损毁或者擅自拆除、移动地震预警系统设施,编造、传播虚假地震预警信息或者擅自向社会发布地震预警信息等违法行为明确了法律职责。

  如何通过手机使用地震预警功能

  目前多款国产手机已内置地震预警功能,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华为: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

  小米:手机管家→家人关怀→地震预警。

  荣耀: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

  OPPO/一加/真我:设置→安全→SOS紧急联络→自然灾害警报→地震警报。

  vivo/iQOO:天气App→设置→地震预警→启用地震预警服务。

  苹果/三星/其他手机:搜索“地震预警”关键词,自行下载相关App。

  收到预警信息怎么办

  北京若发生震级4级或烈度5度及以上的地震会发布地震预警信息,收到预警信息时:

  首先,保持冷静莫慌张。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一般会有几秒到几十秒的避险逃生时间,保持冷静清醒才能在第一时间采取科学有效的防震避险措施保护自身安全,切记不可慌不择路而选择跳楼、乘坐电梯等错误方式。

  其次,依据信息速决策。看清地震预警等级、本地预估烈度和预警时间,快速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实际环境,如果预警时间足够我们撤离,应该快速撤离到远离建筑物的空旷地带;如预警时间不够,应就近避险,然后迅速撤离。

  再次,因地制宜巧躲避。如果楼层太高或预警时间不足以撤离建筑物,要牢记以下基本准则—震时就地避险、震后迅速撤离。就近避险时,优先选择卫生间、储藏室等开间小、有承重墙或支撑物的地方,采取“伏地、遮挡、手抓牢”的避震姿势,第一时间拿起靠垫或枕头保护头颈部,屈身降低重心,紧紧抓住身边牢固物体,防止摔倒或身体位移,等到震感结束后,再迅速逃出室外。如果身处户外,要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避开楼房、立交桥、广告牌等高大建筑,同时也要注意避开变压器、高压线、电线杆,就近选择空旷地带避险。

  接到预警后,各行各业也应该立刻采取应急措施,例如立刻停止交通运行、工厂生产活动等,并疏散人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城治
   第05版:民生
   第06版:教育
   第07版:宛平史话
   第08版:安全
开展“5·12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
地震预警:分秒必争,与时间赛跑
防灾减灾知识
防范儿童九大危险区域
丰台报安全08地震预警:分秒必争,与时间赛跑 2023-05-10 2 2023年05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