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心态,一种心境,不同心态的人观察人和事物的角度不一样,体验也就不一样。哲学家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赞扬、鼓励正是肯定一个人的具体表现,是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所必需的。
近期,对北京某所小学高年级开展“创设和谐家庭育人环境”调查问卷,数据结果得出近63%的家庭中,家长缺少和孩子沟通的方法。生活中,怎样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更顺畅呢?
找准赏识的机会,讲究夸孩子的教育艺术,也会加速孩子自身更好发展。例如:家校沟通后,及时转告老师对孩子的鼓励,使孩子获得自信,对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充满希望。看到孩子努力后,家长要对孩子行为做出正确的评价,有助于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一种积极的关系,增强孩子对家长的信任感,促进家庭合睦。
赏识教育从以下方面进行:榜样激励,身教胜于言传;寻找亮点,让孩子感到被需要;适当示弱,创造成长机会;了解孩子,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耐心倾听,给赏识找准方向。赏识教育的核心理念认为,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那么,该如何寻找赏识机会?
积极赋能,身教胜于言传
首先,孩子处于青少年阶段时,情绪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家长的言语习惯、各种情绪,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仿同和习得,所以身教胜于言传,主动把积极因素赋能给孩子,让自己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虽然孩子年龄小,但是他们在心理上仍然需要荣誉感、成就感。在不断寻找赏识中,给孩子足够的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有些家长或老师做得很好,他们与孩子在交流中像是跟朋友在聊天、说笑,彼此在轻松的谈话中淡化了亲子关系或师生关系。这样的沟通是有效的,更是孩子喜欢的谈话方式。赏识教育是家长经常对孩子表达赞同和赞扬,有效的赏识需要家长清晰地回忆起孩子的某个瞬间,并且能够准确具体地表述出来,告诉孩子,你对他所做的这些事情非常满意,这样的赏识才会对孩子起到激励作用,孩子也会懂得家长是真正关注他,知道家长对他的赏识是真诚的。
赏识孩子的进步要多表扬孩子的做事过程,不能只表扬结果。例如在期末考试中,孩子得了满分,家长应该说:“我就知道这次考试你一定能考得很好,因为我看到你每天放学回家都很认真完成作业。只要你保持这个好习惯,我相信,你会越来越优秀的。”这样具体的赞赏,为孩子后期的做法注入了殷切的希望,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努力。
适当示弱,创造成长机会
其次,适当示弱,创造成长机会。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交往,是彼此心境的开放。如果家长在一些事情上适当示弱,就会成就孩子的自信,促成孩子做事的每一次成功,也更容易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对于孩子一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生活中,家长们不妨尝试着扮演一个弱者的角色,给孩子一些表现的机会,以唤醒他们的求知欲和质疑精神。
了解孩子,成为他的后盾
再次,了解孩子,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习惯、喜好。针对不同性格的孩子,通过不同的关爱形式,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孩子跟你交流信息,你能加以甄别,替他保守秘密,让孩子内心深处得到真正的自由。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是他真正的后盾,为他出谋划策,贡献智慧。
此外,还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不要只盯着孩子的成绩,每次和孩子聊天时,可以多聊一些他感兴趣的话题,不要着急谈学习,当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慢慢多了,话题自然而然的就会从兴趣转移到学习,最后到生活。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是朋友间的平等交流,是真实表达彼此的情感,从而营造一种互相关爱和托举的氛围。
耐心倾听,找准赏识方向
最后,耐心倾听,给赏识找准方向。教育中最好的激励不是表扬,更不是物质奖励,而是分享。孩子若能感受到家长因他快乐而快乐,也会受到很大的激励。成功的家长要善于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不断赞赏,反复激励,使孩子有一种被发现、被认可、被重视的感觉。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在这方面找出他的闪光点。调查发现,那些经常参与家庭决策的孩子,都具有开朗的性格,他们不仅关心他人,同时也有较强的集体感与责任心,遇到问题主动思考、尝试独立完成,会有利于他们各方面的成长。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来决定他们可以参与的事情。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参与一些简单的、贴近生活的事情;当孩子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之后,家长还可以鼓励他做家中的小会计、小统计员,帮家长管账等等。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赏识教育更多时候是一种对外在行为的肯定,但对孩子来说,心理上的鼓励和赞赏更是难能可贵的。如:有些孩子对于没有尝试过的事情缺乏勇气,不敢体验;有些孩子做事情时心理负担过重,总是害怕失败,这时,家长就要关注到孩子的心理感受,多肯定孩子勇敢、专注、不怕困难等品质,给孩子更多情感上的支持,使他获得内心的力量。
家长鼓励和表扬的语言,对于孩子成长是一种力量,会不断增强他的自信心。那么赏识教育就是反对批评吗?答案是否定的,赏识教育不反对批评,该批评时就批评,但是批评时要适度,注意方法,语气要婉转,这样既能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认识自己犯错误带来的危害,同时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因此,赏识教育要有一定的赏识内容及赏识的艺术性。
■ 文/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 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