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倍增追赶 合作发展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11月08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集轨道交通重点企业165家,2022年营业收入超过2500亿元
中关村丰台园构建创新生态圈,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中铁建造了世界第一条智能高铁—京张高铁。
丰台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以中关村丰台园为主阵地。
中关村丰台科技园

  编者按:2023轨道交通创新发展大会于11月8日-9日在园博园召开,大会由丰台区人民政府、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创新部联合主办。大会以“绿色·智慧·创新:轨道上的世界”为主题,来自国内外轨道交通领域知名企业、高校院所和业主单位的500多名嘉宾代表将汇聚一堂,共商共谋轨道交通创新发展。

  丰台园作为丰台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是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轨道交通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是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工程建设领域全国最先进的产业集群,在全市高精尖产业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聚集了以中国中铁、中国通号、交控科技等为代表的轨道交通重点企业165家,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2022年营业收入超过2500亿元,占园区总收入的三分之一。2023年1-8月,轨道交通规上企业总收入超过1200亿元,同比增长6.5%。 

  丰台园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交通强国战略,重点围绕规划统筹、政策引导、平台搭建、生态培育等方面为轨道交通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做好服务,赋能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

  完善顶层设计 健全产业发展机制

  实施丰台区“十四五”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空间,打造产业服务平台、协同创新平台,支持龙头企业智能化转型,解决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支持企业“走出去”参与国外铁路建设,促成国际合作。 

  市区联动保障产业任务有效落实。建立由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信局与丰台区政府共同支持产业发展的机制,建立重点企业及重大项目调度会商机制,形成合力确保各项任务落实。 

  成立丰台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发展专家委员会。聘请涵盖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投资等多个领域的专家,深度参与区域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制定、品牌策划等工作。 

  设立行业领域人才专项奖。由北京丰宜福台合作发展基金会联合重点企业,在轨道交通领域权威科技奖项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中设立秦驰道专项奖,旨在奖励轨道交通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青年。首届秦驰道奖评选已完成,共评选出贡献奖10人、青年奖20人。 

  完善产业政策体系。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信局发布丰台区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务实推动我区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平台建设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支持技术平台,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拥有轨道交通领域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家、世界500强企业1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专精特新企业28家。企业重点围绕智能列车运行全自动化、智能技术装备自主化、绿色化等技术,发挥通信信号、智能建造、运维服务等细分领域的产业优势,提升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能级。 

  搭建产业平台,探索专业市场服务。丰台区政府联合京投公司、中发展集团共同成立北京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探索市场化服务产业发展的新路。整合资源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打造垂直产业空间载体,推动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共建创新平台,深化产业战略合作。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共建轨道交通创新基地,67个科研团队围绕轨道交通智能控制、智能装备、智能建造等前沿核心技术,开展基础研究、科技攻关、技术转化、产业服务。与西南交通大学合作共建“中关村·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围绕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新能源、新制式等细分领域开展研究,在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推动海冬青车轨一体化检测平台等重点项目落地。引入铁科院城轨创新网络中心,围绕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共性关键问题开展技术协同攻关,承担国家、集团多项创新性项目,链接铁科院、北交大、中国铁路设计集团等6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引入由京投公司、地铁运营公司、京港地铁公司、清华大学、北交大、铁科院、北京电子控股公司、紫光集团8家单位共同成立的北京轨道交通协同创新研究院,统筹开展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工作,打通产、学、研、用链条。

  完善产业生态体系 强化产业发展支撑

  依托产业联盟,完善产业生态体系。引进服务于铁路领域的中关村智联轨道交通运营产业联盟,组织成立服务于城轨领域的中关村创联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两个联盟在两个领域相互补充,服务轨道交通产业成果转化、标准研制、政策研究及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成立产业基金,营造产业金融生态。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丰台轨道交通前沿研究联合基金已运行8年,累计资助基础研究项目134项,支持35个北京地区高校及科研院所、200余个创新创业团队开展科学研究,完成55项成果验收、申请专利331件、授权专利190件。中车(青岛)制造业转型升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依托中车集团的资源优势,围绕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重点面向新材料、关键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开展股权投资。已投丰台区企业4家,投资金额1.15亿元;已投23个项目中,完成科创板上市1家,浮盈项目9家。基石基金,是携手京投创建的全国首只轨道交通产业基金,已投资交控科技、国联股份、中建信息、富盛科技等10家丰台区企业,共计12轮次,投资金额1.84亿元;实现交控科技、国联股份、中建信息、华成智云4家企业上市。 

  举办产业活动,打造交流合作平台。通过举办“满天星”轨道交通垂直领域投资路演、丰台园轨道交通产业融通发展需求发布、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加速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调研深度行、中关村技术交易与推广推介对接等专业品牌活动,不断活跃创新创业氛围。

  注重强链延链补链 增强产业发展韧性

  全面实施轨道交通领域伙伴计划。支持链长单位发挥头部企业优势,通过研发协作、开放空间、场景应用等方式带领中小微企业开拓市场,建立稳定的上下游产业链专业协作配套体系。 

  持续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发挥园区产业集聚优势,把握轨道交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发展趋势,在持续做强工程建设、通信信号等优势环节的基础上,延伸运维管理、检测认证等细分方向,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今年已经吸引溥锐思科技、中科飞思智能科技、海冬青机电设备、中车检测认证等多家企业落地发展。 

  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合作。加强和北京地铁等业主单位合作,发挥市场需求对产业集聚的牵引作用,推动园区中小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通过示范工程形式优先在地铁实现场景应用。通过中关村轨道交通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挖掘了罗维智联、北醒光子等一批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和园区大企业形成业务合作,形成联系紧密、交织互动的融通格局。 

  发展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紧抓轨道交通绿智融合发展的时代机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坚持培优企业与做强产业相结合,增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激发区域经济活力。丰台区轨道交通智能控制产业集群入选工信部2023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构建国际发展格局

  打造轨道交通国际创新集聚区。发挥中国中铁、中国通号、交控科技等头部企业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参与和主导国际轨道交通领域规则与标准的制定。通号设计院于2023年8月加入国际铁路联盟(UIC),是世界铁路共同体的成员,有权利参与UIC标准制定和全球会议,可获得UIC出版物,访问其在线数据库和文献活动中心,获得国际前沿行业信息,这标志着中国企业在国际铁路标准工作中开辟了新领域,为中国标准和产品走向海外探索了新路径。 

  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支持“走出去”参与国外铁路建设,中国通号参建的中国铁路“走出去”,欧洲第一单匈塞铁路贝诺段、中国印尼深化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雅万高铁、提供控制系统的埃及斋月十日城铁路顺利开通,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交控科技参建的越南河内轻轨吉灵-河东线是越南首条投入商业运营的轻轨线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I-CBTC系统首次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成功应用;荃湾线TIDS工程项目于2022年12月投入使用,在香港荃湾线以低于万分之一的误报率及漏报率,创造了世界第一。支持“引进来”促成中德国际合作,助力企业国际化发展,将于11月23日举办中德轨道交通产业对接会(线上)。毕马研究院已在中车二七南厂(高精尖智能制造特色园区)完成选址,将发挥公司国际化资源优势,建设毕马多式联运展示中心,促进国际成熟技术转化和产业项目落地。 

  树立轨道交通国际化活动品牌。鼓励企业组织或承接轨道交通领域相关的国际性科技会议、创新大赛等活动,举办中关村轨道交通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城市轨道交通青年科学家-企业家国际论坛等活动,持续拓展丰台轨道交通的品牌力、辐射力和影响力。举办轨道交通创新发展大会,汇聚轨道交通领域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院所和业主单位,围绕顶层规划、前沿趋势等方向,设置主论坛及开幕式、分论坛和成果展,打造成为轨道交通领域行业盛会、有影响力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丰台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全国领先的轨道交通产业聚集区,下一步,丰台园将围绕“加速构建创新生态圈,赋能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优化产业发展环境,高水平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轨道交通产业创新中心。 

  ■ 中关村丰台园 供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社会
   第05版:城治
   第06版:倍增追赶 合作发展
   第07版:产经
   第08版:教育
中关村丰台园构建创新生态圈,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丰台报倍增追赶 合作发展06中关村丰台园构建创新生态圈,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11-08 2 2023年11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