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有哪些危险因素?冬季气温下降,人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全身血管收缩力增强、心跳加快从而导致血压上升,血压的波动与心血管疾病死亡密切相关。
高盐摄入是全球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发病与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我国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盐如何影响心血管健康
生活中的高盐陷阱有哪些呢?盐,与心血管健康息息相关!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是保持血浆容量、酸碱平衡、神经脉冲传导和正常细胞功能的必需物质。但是,一旦过量,它就会变得面目狰狞起来,带来不良的健康影响。
钠与血压密切相关,日常高盐饮食是高血压重要的膳食影响因素之一。长期摄入过量的钠盐会使血压升高,而减少钠盐的摄入会使血压降低。
高血压不仅是一种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一大危险因素。高盐摄入导致血压升高后,可造成多个靶器官如心、脑、肾等的损害。长期的高血压状态,与脑卒中、冠心病、心血管病死亡的风险增高有关。
而且,高盐的危害从生命早期就已开始。高盐是重要的孕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可导致母子两代远期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升高。
高盐饮食的膳食习惯于幼年即可形成,不仅导致儿童时期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高,也为未来埋下了健康隐患。儿童青少年时期就处于血压过高的状态,成年后发生高血压的风险会大大增高。
高盐,小心这些陷阱
盐过量了危害多多,那么生活又有哪些高盐饮食的陷阱呢?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家庭烹调中的盐:这主要来自在做饭菜过程中加入的盐和含盐的调味品。除了食盐,我们常用的酱油、蚝油、豆瓣酱、味精、鸡精等,这些调味品的含盐量都很高。
如果习惯“什么调味品都放一点饭菜才好吃”,那么日常盐摄入量很容易就超标了。但好在,这一部分盐的量是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
在外就餐、外卖中的盐:在外就餐或吃外卖食品时,烹调过程中加入的食盐及含盐调味品的量往往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因而也容易超标。
日常购买的咸菜、熟食肉类等,常是口感“咸味十足”,如果习惯吃这些佐餐小菜,日常盐摄入也容易过量。
包装食品中的“隐形盐”:一些方便食品和零食虽然尝起来感觉不到咸味,但都含有较多的不可见盐,比如方便面、挂面、坚果、面包、饼干甚至冰淇淋。这些不觉得咸的“隐形盐”,更容易因吃的量多而造成盐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