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宛平史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12月25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丽泽门说起
丽泽金融商务区
万泉寺村
金中都遗址

  在繁华的北京西三环南路与丰台北路交汇处,有一座由八座匝道桥、两座通道桥组成的全互通式大型立交桥,为进出丽泽金融商务区提供着便利的通途,这就是丽泽。为什么这座桥要以丽泽桥命名呢? 这还要从金中都丽泽门说起。

  丽泽桥名称的缘起

  关于金中都丽泽门的具体位置,学界有不同的认识。于杰、于光度编著的《金中都》一书认为丽泽门“在凤凰嘴以北,此处向西通水头庄之路似其关厢一带”。2009年,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北京大学教授岳升阳等人经过几年的考察研究,绘制了最新的《金中都城图》,认定丽泽门位于马连道水源四厂北的蝎子门村,相比此前学者们认定的位置北移了数百米。但不论哪种说法,丽泽门的位置都与今天的丽泽桥相距不远,这也正是丽泽桥名称的缘起。 

  “丽泽”二字源于《周易》第五十八卦之兑卦:丽泽,兑。丽,是并连的意思。丽泽便是“两泽相连”,《周易正义》说“两泽相连,润说之盛,故曰‘丽泽兑’也”。那么丽泽又是怎样同城门扯上关系的呢?这首先要从北宋说起。以丽泽命名城门大抵始于北宋仁宗时期。在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将大名府称为北京,在大名府的殿前设有东西两个门,东面叫凝祥门,西面叫丽泽门。到了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的夏天,宋徽宗下令扩建东京汴梁的延福宫,将延福宫移至大内北拱辰门外。延福宫的东西两侧各设一门,东面的叫晨晖门,西面的仿照北京大名府,叫丽泽门。

  海陵王命名金中都丽泽门

  金朝的海陵王完颜亮采纳了北宋都城的建筑制度,吸收其建筑风格,将中都城的西南门命名为丽泽门。之所以这样命名,主要还是同这个地方多泉源水泽,符合两泽相连的自然特色,而且符合《易纬·乾凿度》和《文王后天八卦》有关。“兑”卦是居于西方的卦象特征,因而它同北宋大名府、汴京延福宫的“丽泽门”一样都居于城西。 

  关于金中都丽泽门,金代著名文学家元好问(1190—1257)曾有诗提及:“双凤箫声隔彩霞,宫莺催赏玉溪花。谁怜丽泽门边柳,瘦倚东风望翠华。”虽然史料中关于金中都丽泽门景象的直接记述不多,但从其仿照汴京城规制以及当年金中都之繁盛而推想,兼之至今丽泽地区仍保留的水头庄、万泉寺等与水有关的地名,可以想见当年金中都丽泽门的景致应与汴京丽泽门有遥相呼应之美、异曲同工之妙。 

  完颜亮迁都中都以后,金王朝中央统治机构迁至燕京,丽泽门扼守金中都外城西南方,是金中都进出西南、联络中原地区的必经之地。由于它在交通上的重要地位,丽泽门的名字留在了许多典籍的记载中。如《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上载,金兴定四年二月,丘处机初至燕,“二十二日至卢沟,京官士庶僧道郊迎。是日,由丽泽门入”。《元史·王磐传》又载,元世祖至元中,太常少卿王磐致仕,“皇太子赐宴圣安寺,公卿百官出送丽泽门外,缙绅以为荣”。可见,当年丽泽门作为金中都城西南门户,见证了无数迎亲送友、商贾往来的繁荣场景。

  金中都时期丽泽地区经济地位

  丽泽地区的经济地位,可以从金中都的商业金融发展中体现出来。当时金中都城的许多条大街和城门的关厢都设有店铺,销售各种货物,城里的市场也很繁荣,市场内经营粮食蔬菜、马匹、丝绵绢布、服装、皮草、鞋帽、珠宝首饰、化妆品等等,一应俱全。直到海陵王统治时期,为适应北方大一统局面下商品交换的需要,金代开始印制纸币交钞和铸造铜钱,形成了钱钞并用的局面,并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有关货币发行、流通、回笼等方面的法律法令,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备的货币制度。金代发行量最大、流通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的纸币是交钞。海陵王贞元二年(1154),在中央户部设立“印造钞引库”和“交钞库”,开始印制、发行交钞,这是金代最早发行的货币。交钞的发行使商品流通得以迅速而顺利地进行,有效推动了当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货币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直至成吉思汗派大军攻陷中都城并大肆焚毁后,丽泽门也如同其他宫室、城门一样逐渐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但“丽泽”这一名字却跨越800多年的时空,诠释着丽泽地区的厚重历史文化基因。

  水生丽泽,人勤物阜

  首先看这里的自然环境。历史上的丽泽地区流水潺潺,草木茵茵,可以说水生丽泽,人勤物阜。元代以后,作为金中都的丽泽门尽管已不复存在,但丽泽关这一名称却一直沿袭到清代。在丽泽关的关头,后来形成村落,最初称“管头村”,后来管头分为东、西两村,即东管头和西管头。此外,至今这一地区仍然保留的“水头庄”“万泉寺”“凤凰嘴”“玉泉营”等地名,可以佐证历史上的多水环境。“水头庄”村南原有泉水长年不断涌出,村落的名字即河水源头之意。《大明一统志》记载:“百泉溪在府西南一十里丽泽关,平地有泉十余穴,汇而成溪,东南流入柳村河。”“百泉溪”即众多泉眼汇流而成的凉水河上源,在今水头庄、凤凰嘴、柳村一带,“水头庄”则是凉水河的发源地。清《日下旧闻考》记载:“凉水河在宛平县南,由水头庄泉发源,东流入南苑内。”乾隆三十九年《御制凉水河作》:“凉水出凤泉,玉泉各别路。源出京西南,分流东南注……”其下注释说:“凉水河出右安门西南凤泉,东流经万泉寺,分为二支……”由此证明,水头庄一带的几十处泉水,最晚在乾隆时期已有“凤泉”之名。 

  “凤凰嘴”村的名字也源于村落所处的多水环境。由水头庄一带涌出的数十处泉水,顺着地势向东南汇聚形成了一条条小溪,它们的形态如同凤凰身上的一根根羽毛,所有泉溪构成的图案看起来就像一只惟妙惟肖的凤凰。众溪归一的位置恰似这只凤凰向东南突出的嘴部,在它北侧形成的村落随之以这个形象的比喻命名为“凤凰嘴”。 

  “万泉寺”明代成村,以多泉著称。据传以前村民一铁锹挖深了就有甘甜的水冒出。村中原有很多寺庙,其中以象征多泉的“万泉寺”名声最大。寺庙建于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有房屋17间,是个规模较大的寺庙,村子也因此而得名。

  丽泽地区深厚农耕文化

  再看这里的农耕文化。丽泽一带拥有丰富的水泉资源,为农业灌溉创造了有利条件。再加上这里土质柔软、肥沃,适宜蔬菜、花卉和经济作物的种植,这一地区即成为南郊一带重要的农业种植区。 

  到了明代,丽泽一带的农业生产兴盛起来,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蔬菜和花卉种植。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下令建上林苑嘉蔬署。今天西城区的白纸坊以南,就是嘉蔬署所辖的菜地。因为菜地周边有很多菜户居住,菜户营村名也由此而来。菜户营、三路居、万泉寺、东管头村直到20世80年代仍为北京重要的种菜区。 

  丰台花卉业的兴起也与丽泽周边多水的环境密切相关。丰台花卉种植最早可以追溯到金、元时期,是著名的花卉种植区域,人们常用“丰台十八村”概括,其中管头村、玉泉营、万泉寺、柳村均在现在的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内。明《帝京景物略》载:“右安门外南十里草桥,方十里皆泉也……土以泉故宜花,居人遂以花为业,都人卖花担,每辰千百散入都门。”《日下旧闻考》引孙国敉《燕都游览志》:“草桥众水所归,种水田者资以为利,十里居民皆莳花为业。有莲池,香闻数里。牡丹、芍药栽如稻麻。”清代麟庆的《鸿雪因缘图记》记载:“(丰台)前后十八村,泉甘土沃,养花最宜,故居民多以养花为业,而花中以芍药为最佳。”可见元明清时期丽泽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花卉繁茂。 

  花卉产业的兴起,在明清时期催生了京城的“丰台十八村”花会,其中丽泽地区的就有前泥洼的“中幡会”、后泥洼的“少林会”、东管头的“五虎少林圣会”、西管头的“高跷会”和鹅凤营的“献音会”。这些乡土气息浓郁的民俗文化,是这一地区的人们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反映了农业实践的经验、教训和成功,表达了农民对丰收喜悦的美好愿望。

  丽泽地区曾养鸭业发达

  丽泽地区除了蔬菜、花卉的生产外,养鸭业也相当发达,填鸭的生产在北京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早在明清时期就有繁育北京填鸭的历史,京城护城河的水和水草为繁育填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1954年,三路居成立初级农业社,将鸭农组织起来,在护城河边建起集体养鸭场。1957年,莲花池改道向南,经过三路居,鸭场也从护城河转到莲花池附近,先后在河东、河西建成两个北京填鸭养殖基地。上世纪60年代,内销市场扩大,外贸出口增加,三路居、东管头、西局建起了年产10万只规模的鸭场。三路居鸭场的活体和冻体北京填鸭远销港澳并出口到苏联、日本等国,为国家赚取外汇。70年代,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国家外宾曾多次到三路居鸭场和社员家庭参观访问,开展民间友好交流。80年代到达生产的顶峰,菜户营、三路居、东管头等鸭场的大批活鸭供应港澳市场。90年代中期开始,养鸭的规模和数量开始逐年下降,到2001年前后,三环路以内禁止畜牧生产,鸭场停产。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丰台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丽泽地区也逐步从过去的农村、城郊驶入城市化的发展轨道,丽泽地区的人们彻底告别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 

  如今,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在此地拔地而起。今年初,《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高质量发展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发布,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三年“将丽泽金融商务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兴金融商务区”,持续提升数字金融产业优势,致力打造金融信息中心,大力发展国际金融产业。

  ■ 来源:《丰台史话》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社会
   第05版:城治
   第06版:视觉
   第07版:宛平史话
   第08版:健康
从丽泽门说起
丰台报宛平史话07从丽泽门说起 2023-12-25 2 2023年12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