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北京市民政局和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清明节“理性追思文明祭扫”倡议书,希望大家都能以文明、环保、安全的方式进行祭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社会正能量。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弘扬孝道、追思亲人、祭扫悼念的传统节日,随着群众祭扫增多,加之春季天气干燥、多风,使得该时节成为山林失火案件的高发期。据应急管理部统计,2010年—2019年,我国已查明火因的森林草原火灾中,由人为原因引发的占97%以上。
火灾猛于虎,防患未“燃”为上策。清明祭扫,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1.在神龛、家堂、寺庙、道观、祠堂祭拜用的长明灯、香烛等要远离可燃物。
2.不要在小区、居民楼内、燃气管道旁、汽车旁、化粪池边、草垛及工地、工棚等区域焚香烧纸。
3.祭扫尽量不动明火,若一定要用明火,应清理周围可燃物,并进行现场看护,及时将火彻底熄灭,防止灰烬复燃或飞火引发火灾。
4.不要在大风天进行明火祭祀活动。
5.进入山林景区,不要携带打火机、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严格遵守景区防火规定,不在景区吸烟、不动用明火。
6.切勿在山林、草地上乱扔烟头和燃放烟花爆竹。
7.家长要教育孩子不玩火。
8.做好“三清三关”,清明节假日外出前,检查家中电源、燃气,关闭燃气、电器开关,关好门窗,清理室内阳台、楼道可燃物,消除火灾隐患。
(丰台区消防救援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