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李如意 通讯员 李杰安 樊加伟)眼下,正是大棚茄子收获的季节,走进位于衡水市冀州区西王镇东罗口村的北京新发地果蔬驿站示范园区的茄子大棚,农户正在忙碌着搬运刚采摘的茄子,这些新鲜蔬菜经过分拣、装箱后,将直达北京新发地市场。
冀州区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平原地区,当地将现代农业作为重要产业。近年来,冀州的种植优势与北京新发地的渠道优势巧妙结合,来自新发地的“茄子大王”“萝卜大王”“玉米大王”等7位单品“大王”相继在冀州设立种植基地。借此机会,当地通过“北京新发地+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全力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这里的茄子不愁卖”
在东罗口村的大棚内,一排排茄子架上挂满了紫油油的长茄子,个个形态饱满。园区负责人闫连宁对记者说:“茄子采收期很长,从当年的十月到第二年的六月,茄子都能挂果。采收也有标准,成品茄子的长度要超过25厘米,直径要达到7厘米以上。”
前些年,东罗口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2021年春节后,西王镇联合冀州区农业农村局到北京新发地对接洽谈,邀请新发地单品“大王”到西王镇参观考察,“茄子大王”李军看中了这里的区位优势,在此建设蔬菜种植基地。“这里的茄子不愁卖!”闫连宁笑着说,“我们主要种长茄,昨天刚运走5000斤。为了保障蔬菜品质,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来。我们聘请了技术人员常年驻村,在浇水施肥、整枝打叶、结果采摘等各个环节手把手指导。”
依托“茄子大王”李军强大的渠道优势和成熟的单品种植经验,这些蔬菜将通过北京新发地市场直达北京市民餐桌。园区一期、二期共建成25个种植大棚,每年输送进京果蔬超800吨。
牵手合作双方受益
在北京,新发地是一处家喻户晓的地标,代表着首都市民的“菜篮子”和“果盘子”。距北京约300公里的冀州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农业基础雄厚,茄子、辣椒等特色农产品久负盛名。2021年,冀州区和北京新发地集团签订协议,双方牵手合作,明确了建设重点项目和发展果蔬种植基地齐头并进的发展思路,让更多优质的冀州果蔬装入北京“菜篮子”。
“茄子大王”李军最先试水,“萝卜大王”“玉米大王”“红薯大王”“生菜大王”“西葫芦大王”“食用菌大王”等单品“大王”陆续与当地展开合作。目前,双方合作种植各类果蔬近3万亩,带动全区果蔬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果蔬进京”让消费者吃上了放心的农产品。
这种模式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而且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我家的耕地都流转给村里的合作社了,一年一亩地有1500元的土地流转金,我在园区打工,一个月还有2000多元的工资,再加上分红,比自己种地好多了。”村民韩日寿说。东罗口村100多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让村民们过上了“种着菜、看着娃、挣着钱、顾着家”的美好乡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