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在丰台幸福生活的背后,有无数的“无名者”在默默奉献。筑梦路上,劳动最美;逐梦路上,致敬不凡。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劳动奖章的获得者,本报将用镜头和笔墨描绘出劳动者最美的模样,致敬这些在平凡岗位上的奋斗者们。
人物名片
钱诚,女,汉族,1988年5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2006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北京市丰台区花乡街道天伦锦城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2020年12月,被民政部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称号;2021年,荣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2021年6月,荣获“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2年,荣获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优秀学员”;2023年5月,荣获北京第三十五届“北京青年五四奖章”;2023年,荣获“北京市优秀青联委员”;2024年4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钱诚是一名“85后”社区工作者,在全区范围内属于年轻的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却已经在社区岗位上工作了近10年。从走上社工岗位起,她就把自己亲手筹备组建的天伦锦城社区当家来治理,把社区居民当亲人对待,热爱社区事业,默默无闻坚守社工岗位;满怀热情,无私奉献在社区一线,解决社区居民的揪心事、闹心事、烦心事,以诚心真情诠释社区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以自己的大爱和付出书写社区温馨故事。
2015年,天伦锦城小区要筹建新社区居委会,她被指定为临时负责人,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开始工作。为做到“居民情况清、数量明”,她带领团队走访入户,采取“以点带面、以团队带个人、以个人带家庭、以家庭带邻里”的办法,逐门逐人登记信息,摸清实情,掌握第一手资料,主动当好社区党建的“领头雁”。
在服务社区居民生活上,她通过深入了解与剖析问题,多次组织社区“议事协商会”;通过开放社区服务空间、设置移动办公桌等形式,多方法、多途径鼓励居民为社区建言献策;发挥回社区报到党员“千里眼、顺风耳”的优势,搭建居民与社区党组织“连心桥”,随时发现社区环境问题、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百姓的“疑难杂症”。她努力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与辖区相关部门联系,坚持党建引领、区域共建,积极协调、共同商讨化解社区治理中的矛盾,建立“双向”沟通调解纽带,聚拢社会力量共治共办,做到问题发现“从居民中来”,诉求解决“到居民中去”,事情办理得好不好“居民说了算”;实现发现问题未诉即办,小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有问题就地化解的社区治理模式。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居民议事平台,打造多个“线上议事厅”,微信24小时在线,通过“议事协商会”“移动办公桌”等创新社区治理模式,畅通社区议事渠道,为居民群众架起沟通协商的桥梁,高效解决居民的日常琐事,热情周到为民服务,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她把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紧密结合,组织引导社区党员、居民广泛参与社区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
最初接触社区工作时,她也遇到过不少困难,入户登记走访吃闭门羹是常有的事儿。“很多居民开始不信任我们,也在情理之中。”她从社区居民从各种不同环境汇集到一起的实际出发,带领同事们以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大力宣传、组建了11支文体团队,在每年重阳节前着力打造社区“庆重阳”晚会、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携手“一刻钟”便民服务商家开展“浓情腊八粥,温暖老人心”等活动,以真心真情为老人服务,赢得老人们的认可。通过老人带动家庭、家庭带动楼门,让网格化管理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社区的生活丰富了,居民和社区的距离也拉近了。每年入冬前,她就带领同事们早早走访集体供暖的楼门,化解潜在的供暖问题。“一个楼门48户,看谁家开着灯,就敲谁家门,按照不同楼层、不同户型抽查,看看今年供暖怎么样,如果有温度不达标的就记录下来,约供暖公司工作人员来集中解决问题。”她和同事们以细心、耐心、用心的态度,及时发现问题的敏感触角,帮助居民解决大大小小的事儿。正是通过解决这些日常的“小问题”进行社区“大治理”,她用心用情用爱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用个人的“辛苦指数”换取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社区工作者”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