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张蕾)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近日,看丹街道丰西社区王女士,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最近几个月的低保金比之前要少一百多块钱,妹妹最近病了,孩子还得上学。“为什么钱少了,咋也没人告诉我一下!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协调解决。”王女士说道。
接到市民反馈后,看丹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迅速响应,首先查找了诉求人的复审材料,紧接着联系便民服务中心核对初审资料。同时,民生保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积极与丰西社区联系,了解诉求人近期的家庭状况。经过核实得知诉求人目前无业,主要以打零工为生。在仔细核查其经济状况时,街道发现2023年8月至2024年6月期间,尽管诉求人的银行流水中标注为“工资”的收入仅有4笔,总计1800元,但这仍然影响到了其低保金的发放。根据《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和低收入家庭救助审核确认办法》的相关规定,低保金的发放需扣除收入后的差额部分。因此,诉求人的低保金在此期间有所减少。
当工作人员将这一情况向王女士解释后,她表示这1800元并非工资收入,而是学校给予孩子的补助。为此,民生办的工作人员迅速与丰台五小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了情况,并与学校商议后,成功为其开具了相关证明,以便后续补发低保金的差额部分。
看丹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耐心地向王女士详细阐述了关于补发事项的具体情况,在此过程中,他们不仅解答了王女士的种种疑问,还特别提醒她在享受低保待遇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以保障她的权益能够得到妥善的维护。通过这样面对面的细致沟通,王女士对低保政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