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炎炎夏日,若不及时喝水,很容易导致脱水,甚至中暑、热射病。现在市场上的水琳琅满目,白开水、矿物质水、矿泉水、电解质水……有2块钱一瓶的,也有20块一瓶的。它们有什么区别?喝什么水更健康?如何健康喝水?
瓶装白开水好不好?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我们喝水,首先推荐的就是白开水。
相比家里的白开水,瓶装白开水最大的优势是方便。它在生产过程中经过了消毒,然后密封、灌装成瓶,拿到手就可以直接喝。如果是出门办事、旅行,尤其是去一些偏远的地方,瓶装白开水就安全方便得多。而家里的白开水,一般都需要烧开之后再喝,这就有一个问题——不太方便。毕竟烧开需要时间,放凉也需要时间。
所以,如果是计划出门在外,可准备瓶装白开水;如果是自己在家、办公室,没有什么特殊事情,提前烧好水放着。
靠喝水补充矿物质,靠谱吗?
在各种瓶装水测评中,有一条是要喝矿物质含量高的水,对人体有益。
矿物质,通常是指钙、镁、钾、钠、锂、锶的无机盐。这些元素都是身体需要的,也对人体有好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矿物质必须通过喝水获得。实际上,水在人体内的作用主要是作为代谢载体,相当于搬运工。喝水主要是为了补水。我们人体获得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主要来源是各种丰富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等,并不靠喝水。
以钙离子为例,中国人平均每天吃进去的钙约400毫克,成年人每天参考摄入量大约在800~1200毫升。现以1000毫克来计算,也就是平均有600毫克左右的缺口。而矿物质水钙含量高的也不过30~40毫克/升,如果靠喝水补钙,每天需要喝16~20升水,差不多就是一大桶桶装水的量。真喝这么多,人早就水中毒了。
因此,水里的矿物质对我们普通人的健康并没有很大影响,含矿物质的水也不见得有多好。
瓶装矿泉水更好吗?
有说法称,矿泉水,尤其天然矿泉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水源是天然、优质水源,更值得推荐。这是真的吗?
矿泉水对水源地有严格要求,需经过地矿部门勘探评价、采取水源地保护措施。有些特殊位置的水,可能有一定不同。所以,矿泉水也是一种矿产资源,通常卖得更贵,毕竟资源更少一些,物以稀为贵。
但和其他种类的饮用水相比,矿泉水除了有更多的矿物质成分,其他方面并无太大区别。更何况就像前文所说,靠矿泉水补充矿物质也并不现实,所以花几十块钱买瓶水图个新鲜可以,但盲目追求昂贵的矿泉水,或是想靠它们补充人体矿物质,就不太理智了。
电解质水,要不要喝?
说到矿物质水,很多人还会联想到电解质水。电解质水和矿物质水并不一样。
人体内的体液主要成分是水,其次是电解质,维持电解质平衡对人体生理功能和健康都非常重要。矿物质水多是强调补充一些微量矿物质元素;电解质水则主要是提供钾、钠等电解质离子,有助于帮助人体维持电解质平衡。
跟其他矿物质类似,一般来说,正常健康人群通过食物就可以获得电解质。但一些特殊情况下,电解质水还是有用的。比如:
•当发烧时出现大量出汗甚至腹泻等状况,会导致电解质大量流失,身体就会因电解质失衡而造成不适,这时候就需要补充电解质水了。
•当人长时间或者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时,身体会排出大量电解质,可以通过电解质水来补充流失的电解质。
•当高温户外活动或者高温环境工作时,身体会通过大量排汗散热来调节体温,会出现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这时候,可以喝电解质水帮助自己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如何喝水更健康
喝水,选对不选贵
对于正常普通人来说,凉白开就足够了。如果需要在外面买,普通2块钱一瓶的瓶装水也足够。
喝水需适量
我国膳食指南建议,普通成年人每天喝水1500~1700毫升。当然,这个是推荐量,并不用恪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比如,如果是夏天,或者运动量大、流汗多,应该多喝一些;北方空气干燥,也可以适当多喝点水。体力劳动者或待在户外的人,渴得快,也可以多喝。
喝水要注意少量多次
喝水不要感到口渴时再喝,应该有意识地主动喝,少量多次。
特殊情况时注意多喝水,可适当选择电解质水
高烧腹泻人群、泌尿系结石、糖尿病患者应多喝水,可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选择电解质水。高温(夏季高温)环境活动或工作的人,应适当多喝水,也可以喝淡盐水或者含有钾、钠等微量元素的电解质水。
(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