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智和)“自从佩戴了‘会提醒’的安全帽,心里踏实多了,靠近一些有危险的临边洞口之类的地方,安全帽总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提醒。”来自石家庄的钢筋工陈金玉说。位于中关村丰台园东区三期的凯普林未来总部大楼建设中,中建一局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投入使用“会提醒”的安全帽和混凝土整平机器人,通过科技赋能、智能建造技术助力丰台园东区三期项目建设。
“有危险‘会提醒’的安全帽每隔半小时提醒一次,从进场到出场提醒一直贯穿其中,这让自己时刻能注意自身安全操作。”木工班组作业人员解晨旭说。“只要靠近一些有危险的地方,就会收到提醒,消除了很多安全隐患,这项功能确实非常实用。”陈金玉说。
记者了解到,“会提醒”的安全帽就是模块化智能安全帽,在靠近危险源时,智能安全帽会主动发出语音预警,提醒佩戴人员注意安全,降低事故发生概率。项目后台统计数据显示,已累计进行安全提醒105314人次,日均提醒数1800人次。
丰台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会提醒”的安全帽还能智能识别工人静止、倒地、脱帽等意外事件,帽子的SOS呼救功能在工人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一键呼救。帽子还兼备“一键召回”功能,遇紧急情况能够立即提醒工人进行撤离,切实保护现场人员安全。智能安全帽的应用,为项目智慧安全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另外,通过“会提醒”的安全帽,管理人员在手机端、PC端实时查看现场各个楼层各个作业面的人员分布情况。在生产例会上,根据系统提供的精准的劳动力投入分析数据,及时进行劳动力计划纠偏,截至目前,已累计进行进度纠偏11次。
“‘会提醒’的安全帽为项目调整人员投入与工期提供了扎实的数据基础,同时也可以为公司积累相关基础数据,为后续公司转型升级以及培育产业工人提供数据支撑。”项目总工程师岳忠翔说,安全帽还解决了人脸闸机考勤存在的漏卡、缺卡和光刷脸不进场等问题,规避劳动纠纷,保护实际作业工人和项目部双方合法权益。(下转04版) (上接01版)
近年来,丰台区住建委以创建绿色文明工地、样板工地为依托,大力推广智慧建造技术在辖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运用,提高项目建设管理水平,实现科技赋能、科技创安、智慧监管,使丰台区智慧工地建设水平与智能建造能力走在全市前列。
据介绍,丰台园东区三期项目是集研发、办公于一体的科技创新中心,在建筑空间和造型上采用“九宫格”这一传统的建筑形式,梦想打造出“光立方”的整体建筑效果。项目占地面积838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097.22平方米,计划工期2024年5月6日至2025年9月8日,目前正处于地下室结构施工阶段。
“项目策划阶段,丰台区住建委便指导施工单位中建一局项目管理团队严密部署各项智慧建造相关工作,为智慧建造赋能项目建设打下基础。基于建筑行业整体转型升级大背景,我们积极探索、应用各类新技术解决行业痛点、难点。”岳忠翔告诉记者。
除了“会提醒”的安全帽以外,该项目还积极应用智能建造新装备,项目在地下室阶段通过应用混凝土整平机器人,不仅较传统人工整平提高施工效率50%以上,而且施工质量更好。
“我们的事后实测实量数据显示,采用混凝土整平机器人后,楼板平整度普遍能控制在±2mm左右、局部±3mm,较规范允许值提升63%,混凝土整平机器人干得又快又好。”项目质量负责人孙爽说。
中建一局项目负责人肖铎表示,通过科技赋能和智能制造,更好地助力项目质量、安全以及劳务管理,充分体会到新技术、新装备带来的建筑行业管理变革。后续还将继续根据不同施工阶段探索多种建筑新装备,不断积累数据,为丰台区建设工程智能建造推进贡献一份力。
丰台区住建委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入推广智慧建造技术,加强与参建各方主体的沟通协作,共同探索智慧工地建设的新模式、新路径,强化科技创安,力争为推动丰台区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