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陈琳)近期,受全国多地降雨天气影响,北京蔬菜价格持续走高。北京市多措并举积极组织货源,确保市场供应保持充足。8月19日,记者实地探访北京新发地了解到,从16日以来,蔬菜加权平均价格在持续上涨25天后开始出现拐点。8月18日,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上市量为2.4万吨,蔬菜加权平均价为3.93元/公斤。
19日一早,记者在新发地市场蔬菜交易区看到,进场大货车都排到了道路两侧,市场上蔬菜供应充足。“今天刚从河北沽源运到北京的两车大白菜,4万斤。”新发地经营大白菜的批发商户王永志告诉记者,这几天不下雨了,白菜价格下来一些,批发价1.4元/斤左右,比前段时间每斤下降了0.3元左右。
之前黄瓜批发价都上涨到了每斤7元多,也开始出现明显回落,平均批发价在5.5元—6元之间。
新发地市场宣传部部长童伟介绍,自7月下旬以来,蔬菜的整体价格出现了连续地快速上涨,受到雨水影响的蔬菜包括大白菜、圆白菜等,价格都出现了明显地上涨。
到上周末,降雨减弱,对蔬菜采收的影响减弱,菜价在连续上涨了25天以后终于开始掉头向下。
价格快速上涨,主要原因是降雨。一位商户告诉记者,以大白菜为例,此前北京地区夏季大白菜先是收购河北承德和张家口坝下地区的大白菜,然后再收购坝上地区的大白菜,再就到内蒙古多伦、太仆寺旗等地去收购,“但今年坝上的大白菜先后经历了雹灾和水淹,产量明显下降,而内蒙古大白菜又被其他地方的客商收购,等到河北坝上大白菜供应不足以后,内蒙古一些地方的大白菜也所剩无几了。”
这种现象黄瓜表现得比较明显。一位商户介绍,黄瓜在田间地头收购价已经到了10元/斤,但到了批发市场上只能卖每斤七八元,出现了价格倒挂的现象。“如果不降价出售,采购商就会进行结构调整,他们选择性上货,我们的供应链就断了。”
为什么部分蔬菜品种价格仍然高居不下?针对市民的疑问,童伟表示,由于多个蔬菜产地受灾严重,目前蔬菜供应偏紧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改观,价格短时间内下降的趋势并不明显。即使菜价从上周末开始持续回落,但回落以后的价格仍然处于同期的高点。
“不利天气对蔬菜生产造成的影响有一个滞后期,短时间内菜价还很难迅速下降。”童伟说,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蔬菜生产基本上会进入到一个逐渐恢复的阶段。预计蔬菜价格出现明显的降幅得到9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