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付善元)8月24日,丰台法务区在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正式揭牌。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局长杨向斌,北京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崔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高子程,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孟波,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马强,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靳学军,北京金融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雯,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检察长张玉鲲,中国法律援助和司法行政英烈关爱救助基金会秘书长张建华,丰台区委书记王少峰,区委副书记、区长初军威,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高峰,区政协主席李岚等领导出席活动。区委副书记蒋达峰主持活动。
王少峰在致辞中表示,推进丰台法务区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动实践,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探索,也是更好服务和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更高水平法治丰台的务实举措。他指出,丰台法务区正式揭牌,标志着丰台法务区建设迈出了实质性、关键性的第一步,也将进一步推动丰台乘改革长风、扬法治之帆、启高质量发展之航。要大力推动法商融合。突出“金融+法治”特色,着力发展高端法务产业,与金融综合改革协同发力,争创富有国际竞争力的法律服务品牌,加快形成高端要素牵引聚集、多元产业融合发展的法务生态圈;着力优化法律服务,以特色楼宇为阵地加速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载体建设,推进新兴领域法律服务,切实发挥法治保障发展的作用。要强化智慧法务建设。加强法务科技产业链建设,充分运用数字丰台建设成果,突出数字技术在法律服务领域的应用,通过科技赋能进一步推动法律服务创新,不断提高智能法律服务水平。要持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持续加大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进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丰台分中心建设,完善纠纷多元化化解机制,进一步强化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领域法律监督,让企业安心经营、放心发展。要积极融入京津冀法律服务协同发展。充分发挥京津冀法律服务协同发展中心的平台作用,整合各方法律服务资源,打造京津冀法律服务直通车、京津冀律师驿站,实现京津冀公共法律服务“一网通办”,促进法治协同发展。要统筹推进涉外法治服务。依托北京国际商事法庭法官工作站,健全涉外法律服务工作机制,提供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深化涉外交流合作,搭建国际交流研讨平台,吸引集聚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更好地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活动中,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丰台分中心、北京国际商事法庭法官工作站、丰台法务区检察工作站、京津冀法律服务协同发展中心四家驻丰台法务区工作机构举行揭牌仪式;丽泽金融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等丰台法务区先导区,首科大厦、时代风帆楼宇、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等法律服务特色楼宇举行授牌仪式;京津冀律师驿站举行挂牌仪式;阿联酋文森律师事务所、北京路浩知识产权集团有限公司、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等机构进行合作签约。
天津市和河北省部分区、市司法局相关领导,北京市律师协会、司法鉴定协会、人民调解协会、公证协会相关领导,各友好合作单位代表、法务及泛法务机构相关人员,区有关部门相关负责人一同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