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9月02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园区派出所:企业矛调室全新亮相

  ●平均出警速度同比提高了14.2%

  ●推行了“3+3+3+N”工作法

  ●成功化解涉企矛盾纠纷93件,提供法律咨询127次,救助困难人员5人

  ●开展反诈宣传19次,整改电诈、盗窃、消防等问题隐患27件

  ●收到锦旗6面、感谢信1封,电话感谢和表扬11次

  本报讯 智汇丰台地,科耀万顷光。丰台分局科技园区派出所坐落于北京西南四环交汇处,辖区面积6.63平方公里,实有人口5.5万人。辖区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以下简称“园区”)是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人才的聚集地,内有626栋企业楼宇和2.3万家注册企业,每日有超过30万的从业人员在这里创业就业。

  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科技园区派出所在企业园区率先创建三个“企业矛盾纠纷调解室”(以下简称“企业矛调室”),推行“潮汐”警务模式和涉企矛盾纠纷化解“3+3+3+N”工作法。

  创新警务强内功

  开启矛盾调处新引擎

  “我们通过对全所警情梳理分析,发现涉企类警情占比66%,且呈现‘潮汐’特点,其中矛盾纠纷类警情占比近80%。随即创建了‘企业矛调室’,前置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求解决在萌芽初始状态,既服务企业和从业人员,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又实现‘降警情、压发案’,避免‘小矛盾’演变成‘大问题’。”派出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为应对园区办公楼宇多、企事业单位多、从业人员多“三多”特点带来的警情高发、案件多发问题,科技园区派出所主动调查研究,“走出去”深入企业和从业人员了解问题需求,“请进来”座谈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剖析辖区涉企类警情成因,找准问题症结和规律特点,施行“潮汐”警务模式——以警情多发区域为重点构建“主防”阵地,按照社区警务队划分,上下班时段将警力重点投向园区出入口、主干道路和地铁、公交场站等周边,工作时段重点投向写字楼区,午餐和休息时段重点投向商圈周边,通过有限警力精准投放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实现“降警情、压发案”。

  涉企类矛盾纠纷警情主要集中在第一社区警务队所辖的总部基地、第二社区警务队的诺德中心以及第三社区警务队的华夏幸福创新中心等建筑施工类企业密集区域。为更好服务保障辖区高质量发展,“企业矛调室”应运而生,成为全局首个企业园区警务工作室。

  通过对园区实地踏勘和筹备规划,首批三个“企业矛调室”于今年6月1日正式建成运行,分别对应三个社区警务队和三个巡逻车组,接报的涉企类矛盾纠纷警情现场无法短时间解决的,可就近移交“接力”处置,成为派出所工作的“中转加速站”。

  “在‘潮汐’警务模式中,‘企业矛调室’成为三个巡逻车组驻点停靠点位,既方便出警民警做好本职工作,也能适时提供补给,落实爱警暖警要求。”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6月中旬,园区一家科技公司员工因薪资问题与公司管理层发生争执,情绪激动,公司报警求助。正在“企业矛调室”驻守的巡逻车组就近出警快速赶到现场,避免了事态升级,随后将双方带至“企业矛调室”,由值守民警接力调解、实现无缝衔接。一个多小时后,双方达成解决共识。

  “‘企业矛调室’运行近三个月来,我们所平均出警速度同比提高了14.2%,群众对警情处置满意度也稳步上升。”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多元共促聚合力

  打造基层治理新阵地

  为做专做实“企业矛调室”建设,科技园区派出所推行了“3+3+3+N”工作法,即:三力合一、三调联动、三级调解、N种力量共同参与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进一步夯实园区基层治理阵地。

  “三力合一”是“企业矛调室”建设的基础。派出所从三个社区警务队抽调工作经验丰富、熟悉辖区情况的民警常驻;园区管委会和看丹街道各派驻工作人员参与值守,增强与属地、部门联动;辖区七家律师事务所轮班派驻公益律师,开展法律宣讲和诉讼咨询,为企业和从业人员及时提供法律服务。

  “企业矛调室”实行“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三调联动”机制。通过资源互补、优势叠加,更全面应对和解决各类涉企矛盾纠纷。

  一般纠纷,由“企业矛调室”值守民警主持调解,确保矛盾“不出屋”。复杂纠纷,由三方成员合力解决,确保矛盾“不出片儿”。疑难纠纷,由所领导接待,联动相关职能部门,“情理法”三管齐下,确保矛盾“不出园区”。

  不久前,社区警务一队片区内一家医药公司因内部经营结构调整引发纠纷。“企业矛调室”值守民警迅速行动,联合管委会、街道派驻人员和公益律师,将企业管理人员与员工代表召集到“企业矛调室”,通过“听诉求、找差距、对法条、谈细节、促解决”,成功将未成形的涉企纠纷化解在前期。

  “企业矛调室”运行以来,成功化解涉企矛盾纠纷93件,提供法律咨询127次,救助困难人员5人;对接企业单位400余家,开展反诈宣传19次,整改电诈、盗窃、消防等问题隐患27件;联盟队员发现报告治安问题和敏感情况24条,收集社情民意31条。

  以“企业矛调室”为基础,派出所积极拓展外延,在所内设立“民调进所”工作室,由司法调解员值守;在社区建立“五位一体”综合警务室,由“穿警服副书记”牵动社区干部、物业人员及党员群众等搭建议事协商平台;在网上依托微信群实施“见微知著”工作法,对接沟通、有求必应,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助推基层治理持续向前。近一年来,妥善处置家庭、扰民、租房、消费等矛盾纠纷320余起。

  强化防范赢民心

  树立便民利企新标杆

  为将“进园行动察民情、优化服务聚民意、全域反诈护民安、接诉即办调民怨、快速出警解民忧、网上网下赢民心”六项“民”字工程打造成“金招牌”,科技园区派出所依托“企业矛调室”,将服务前置,切实提升园区企业、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我真的受不了了,他老来我们公司,我还怎么经营啊!”王先生带着疲惫与无奈走进“企业矛调室”。

  原来王先生公司租赁了园区某写字楼,因物业公司更换,导致双方在租赁费用上产生纠纷,现物业公司多次到其公司讨要房租。不堪其扰的王先生得知“企业矛调室”后,便有了开头的一幕。

  值守民警了解情况后,联合属地政府派驻人员组织双方沟通调解。刚开始,双方均声称自己有租赁合同,房租以其合同为准。通过逐条对照条款,找费用差距、谈出入原因、溯合同效力,一点点捋、一步步聊,最终帮助王先生化解了与物业公司的房租纠纷。

  事情结束了,为预防类似纠纷问题发生,民警积极联系园区管委会及律师事务所,邀请租赁领域专门律师做了一场租赁相关法律知识宣讲活动,增强企业法律意识,避免陷入类似纠纷。

  同样受益的还有李先生。他因加盟园区某公司代理奶制品受损,多次讨要说法无果。值守民警协同公益律师查看其代理合同后,共同为李先生解析法律法规,指导其如何通过诉讼途径挽回损失。

  民警还与公益律师总结编写了一份关于经济纠纷起诉流程的“实用告知书”,让更多像李先生一样的群众,以法律为盾,勇敢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随着实践经验积累,“企业矛调室”不断拓宽服务边界,丰富服务内涵,通过践行“一警多能”警务实战要求,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楼宇、企业,乃至从业人员岗位桌前;通过定期举办“一站式”服务活动,为企业及从业人员解读户籍政策流程、提供法律咨询等。

  “企业矛调室”创建以来,收到锦旗6面、感谢信1封,电话感谢和表扬11次。如今,“企业矛调室”也渐渐被更多的人知道,成为科技园区派出所一张既响亮又温暖的名片。

  (美丽丰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社会
   第06版:关注
   第07版:关注
   第08版:教育
科技园区派出所:企业矛调室全新亮相
张仪村路办公楼二层
走进新发地体验货车司机日常
丰台区获市第十一届广场舞大赛特等奖
丰台报社会05科技园区派出所:企业矛调室全新亮相 2024-09-02 2 2024年09月0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