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原梓峰 李娜 张馨予 通讯员 杜侨雪 刘洋)随着夜幕降临,园博园内灯光璀璨,“京彩灯会”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为了营造安全舒适的游玩体验,丰台区推出一系列“硬举措+暖服务”,让游客玩得尽兴、自在。
从食品安全到商品质量
区市场监管局严把每个细节
“谢谢老师们的认真指导,我们会尽快整改!”商户对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北宫镇所所长鲁佳琪和其同事们表示感谢。接着,他们又走向下一个摊位。9月20日晚上6点多,一场秋雨过后,“京彩灯会”又热闹起来。璀璨灯火之下,区市场监管局的干部们身着制服,风雨无阻地守护着游客的安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从浅蓝到深黑,从日光到月光”的坚守与责任。
无论是检查食品安全还是监督商品质量,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
9月中旬的北京,白天热、夜晚凉。区市场监管局北宫镇所的干部们准备了两套衣服:下午冒着炎热,穿着浅蓝色短袖开展执法检查;太阳落山,炎热褪去,凉意越来越浓,便套上黑色的春秋执法服坚守到夜晚11点。从白天到黑夜,从浅蓝到深黑,他们上演了执法服装大变身,但不变的是他们坚守岗位、直面困难的决心。
北宫镇所副所长高宏每走到一个摊位前,都会先停下脚步,目光迅速而细致地扫过摊位的每一个角落,检查过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相关证件是否齐全并有效后,再进一步查看摊位的卫生状况,“您好,天气预报提示今晚有大风,加工好的食品一定要及时放到防尘罩里。”在检查食品制作过程中,市场监管干部们更是细致入微。他们会观察食材的新鲜程度,询问其来源渠道,并查看是否有过期或变质的食材被用于制作食品,同时还会关注食品的加工方式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如是否使用了不卫生的工具或容器,是否进行了充分的加热处理等。
记者跟随检查时看到,北宫镇所副所长赖莹仔细检查摊位的清洁程度,包括操作台面、餐具、食材存放区等是否干净整洁,有无明显的污渍或杂物。不仅如此,他们还会留意摊主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是否佩戴了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以及是否遵循了正确的洗手流程。
除了食品安全,大家还会对商品质量进行检查。“今天的进货单可以出示下吗?”灯会保障组干部任立志像见到老熟人一样热情地和北京新侨饭店展位的负责人打招呼。
仔细查看商品的标识标签是否清晰完整,是否标注了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后,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商品,他们会要求摊主立即下架并处理,以防对消费者造成损害。
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市场监管干部们始终保持着耐心和专业的态度。他们与摊主进行友好而有效的沟通,解答他们的疑问并提供指导建议,同时也时刻关注着游客的需求和反馈,确保灯会期间的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据悉,从园博园2号门至3号门之间免费开放的京彩生活汇区域,到园博园3号门至5号门之间凭票进入的京彩大道区域,市场监管干部们共需检查154个展位,指导90多个现场制售单位加强食品安全责任落实。从一个摊位到另一个摊位,不仅需要言语指导沟通,也需要现场查看资质材料、制售环境。两个人、四条腿,就这样紧锣密鼓地走、看、问、查,三个小时过去,四万个脚印无声地留在了园博园的石板路上。
在晚上11点结束保障工作时,他们发现“腿已经不是自己的了”,有的人甚至出现了腿部浮肿与脚部发麻的状况。但当大家看着摊位上安全健康的各类特色美食、灯光下游客们欢声笑语的样子,眼里会闪烁着知足而快乐的光,心里会升腾起无限的自豪与欣慰。
及时 迅速 高效
应急医疗保障队驻点保障生命安全
在“京彩灯会”上,有这样一群白衣天使,全力保障各种紧急医疗救援工作。
“在接到‘京彩灯会’医疗保障任务后,我们迅速成立了灯会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医疗保障队伍,两辆120急救车在灯会现场驻点保障,并组织了多次培训演练,备足急救药品和设备,参与到灯会医疗保障中。”“京彩灯会”安全保障组负责人张德智向记者介绍。
为保障游客安全,120急救车组在正式开园前数次走遍园内各个重点游览区,熟悉行车路线。9月13日晚6点左右,一位男士突然神情慌张地跑到急救车前焦急地说道:“快去看看我爱人吧!她感觉胸闷、头晕、恶心。”医生郭卫国见状,迅速和团队接应并向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具体情况。经了解,患者既往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基础病,曾有心脏支架术病史,在游园过程中突然感到心脏不适。丈夫非常担心妻子病情,在着急犯难时看到了急救车,便立刻向医生求助。郭卫国立即让患者上车进行心电图检查、吸氧、监护等应急施救措施。“虽然已实施急救措施,但为了进一步确诊患者病情,还需要送往医院继续观察治疗。”刚刚采取完急救措施的郭卫国说道。急救车把患者及其家属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后续观察治疗。经过及时救治,患者身体状况缓解,当晚就离开医院回家了。
“真没想到这次灯会医疗保障方面如此迅速且专业,太感谢郭医生以及急救团队了。在我们最需要医护人员的时刻,是这个团队给了最及时的医疗保障服务。我们由衷地感谢,一定要为高效的应急医疗保障队伍点赞!”患者家属激动地表示。
“我们只是普通的急救人,在本职岗位上做着分内的工作,游客们的认可就是我们应急医疗保障队伍工作人员最欣慰的事情。灯会还在精彩上演,我和同事们也将继续坚守岗位,为每一位有需求的游客及时做好健康服务保障。”郭卫国坚定地说道。
在游园过程中,很多不确定的情况会时不时发生。
“医生快救救我的宝宝,宝宝刚刚摔了一跤,流血不止……”9月13日晚11点左右,一对母女抱着一个宝宝急匆匆地来到了医疗保障组在4号门的驻点。只见宝宝鼻部流血不止、哭喊不停,家长与孩子神情都十分恐慌。值守的护士张颖见状立刻接过孩子,迅速进行鼻腔、口腔清理与鼻部止血处理:“孩子流血量大,要做深度检查,进一步做好密切观察。”保障组医生王冻对孩子鼻腔以及唇面部周边进行深度检查,确定孩子只是鼻外伤并止血,没有问题后,才放心地让受伤宝宝与其家属离开。
记者了解到,宝宝是因年龄较小,在游园过程中不慎摔倒才导致鼻外伤,庆幸的是其他部位均未受伤。“由于‘京彩灯会’夜间人流量较大,希望家长们更多地去照管好年龄较小的宝宝们,以免造成意外。”张颖叮嘱。
应急医疗保障队伍是灯会保障队伍中不可或缺的,区卫生健康委在接到本次保障任务后高度重视、精心部署,选拔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突出、保障经验丰富的120车组承担任务。其中,云岗120急救站的851车组将从9月13日灯会试运行开始一直保障至10月底活动结束。每日车组人员都在下午3点前到达园博园4号门保障点位,至当晚近12点最后一位游客结束游览后再离开。
“确保每一寸土地都干净整洁”
环卫工人全力保障灯会周边环境整洁
在绚烂灯光的背后,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守护者,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确保了灯会周边环境的整洁与美丽。
从9月13日“京彩灯会”进行游客压力测试至正式开园起,丰台区环卫中心园博班的班长谭文涛和他的班组便开始了紧张而忙碌的工作。每天早上5点至7点、早上7点至下午4点、下午4点至晚11点,这三个时段里谭文涛都会不定时地开着垃圾清运电动三轮车,在园博园地铁站和园博园5号门之间来回巡视,确保这一区域的环境卫生始终保持整洁。
早上4点半,当大多数人还在梦乡中时,谭文涛已经准时起床。简单洗漱后,他便匆匆赶往位于园博园地铁站附近的班组值守点位。此时,天空还未完全放亮,但谭文涛和同事们已经开始了紧张的工作。清扫便道、捡拾垃圾、清掏果皮箱、随时清运垃圾,这些看似简单却繁琐的工作,构成了他们日常的主要任务。
“这段路属于园博大道,两侧便道都属于我们的保障道段。”谭文涛指着前方的道路告诉记者,“中间包含了2号门、园博大酒店、3号门、4号门,这些都是灯会期间人流量较为集中的点位,环卫保洁的压力也很大,但我们必须确保每一寸土地都干净整洁。”
为应对灯会期间激增的客流量和垃圾量,谭文涛的班组采取了三班倒的工作制度。每个时段都有15名环卫工人在岗,他们分工明确、协作默契:11个人负责带着扫把、簸箕、夹子等工具清扫便道、捡拾垃圾,4个人负责开着小型垃圾清运电动三轮车进行果皮箱清掏和垃圾转运。
执勤环卫工人们吃饭都在班组休息点位解决——从家里出来上班时就把饭带上,到了饭点儿用单位的微波炉热一下,十几分钟就能吃完一顿饭。这样的生活节奏虽然紧张,但他们却从未有过怨言。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付出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一个干净、整洁的观赏环境。
作为班组的班长,谭文涛感觉压力和责任都很大,巡视的时间和频次都比日常多了不少。他几乎成了班组里的“定海神针”,特别是下午4点到晚上11点的晚班时段,也是灯会每天的运营时段,更是忙得不可开交。谭文涛常常开着电动三轮车在园博园地铁站和园博园5号门之间转圈,或是帮助队员清运垃圾,或是捡拾遗漏的白色垃圾,还要随时给游客让路。走走停停间,每晚都会转个五六圈。
谭文涛感慨道:“现在灯会期间,人流量大增,垃圾量也随之骤增。日常的时候,我们一天可能只需要清运一两车垃圾;但现在一天下来,会清运七八车垃圾。工作量虽然大了很多,但是大家工作都很认真负责。这么精彩的灯会就在我们家门口举办,作为丰台人感觉很骄傲,能够为灯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觉得非常自豪。”
在谭文涛的带领下,园博班的环卫工人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确保了“京彩灯会”周边环境的整洁与美丽,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城市美容师”的崇高使命。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游客沉浸在灯会的绚烂与浪漫中时,谭文涛和同事们仍在默默地工作,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这场盛大的灯会增添亮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