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孔玥,来自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2008年大学二年级的我,光荣地成为一名奥运会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递到我的身上,从此这颗志愿的种子就种在了我的心中。当我成为一名丰职幼儿保育专业的教师,种在我心里的那颗种子发芽了,我要像蒲公英一样将志愿精神传递出去。
第一次走进北京天云言语康复中心,一只小手拽住了我的裙角,我低下头问,“小朋友,你好,你叫什么名字?”她茫然地摇摇头。她叫小雨(化名),是个失聪儿,我说的她听不见,但那双清澈如水的眼睛令我动容。在那一刻,我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我要尽我所能,让这里像她一样的孩子们都能感受这世间的美好。于是我把我和天云的故事以连载的形式发布在校园公众号上,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他们。“老师,我想和您一起”“我也想去”很多学生找到我说想一同帮助天云的孩子们,随后我组建了丰职风向标—天云志愿服务分队,并与天云建立了对口帮扶。
每年读书日,我积极组织学生进行书香献爱心活动。当我和志愿者们送去图书时,小雨的小手总是拉着我;每当我给孩子们讲故事时,她总是坐在第一排,是那样渴望又祈盼。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我都积极组织全校进行献爱心活动,同学们把闲置物品拿出来义卖,送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在2020年学前教育专业“京味儿”艺术展发布会上,康复中心的孩子们和志愿者们一起表演手语舞《感恩有你》,小雨也参与其中,张着小嘴仿佛唱着歌词,稚嫩的小手用手语表达着对所有好心人的感谢。“因为有你,童年很甜蜜;因为有你,世界很美丽;感恩有你,我明白了爱的意义。”
这些年,我和我的学生们风雨无阻,节假日都要走到我们最牵挂的孩子们身边。
那天,我一走进康复中心,小雨跑了过来说:“妈妈,妈妈。”尽管发音有点含糊不清,但这是我听到世界上最动人的声音,小雨会说话了,她会叫我妈妈了,内心有说不出的欣喜与感动,爱是无私付出、默默守护,爱是用生命的温度去温暖这个世界。
在众多志愿者的资助下,这里大多数的孩子佩戴上了人工耳蜗。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学会了制作彩绘书包,学会了烘焙饼干和糖果,把这些送给帮助过他们的志愿者。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回馈社会,融入社会。
如今的志愿服务队如星火一般发光发热,更多的丰职人加入志愿活动中。志愿服务队打造了扶贫扶弱、尊亲关爱、绿色文明、责任担当、技术创新五大志愿项目,成立了十支志愿分队,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志愿者走进福利院,走进敬老院,走进“白血病患儿的新阳光病房”,无私无畏地传递着爱,散发着光与热。
多彩的志愿服务,传递着温暖的力量,从温暖的红马甲到奉献的柠檬黄,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色彩,那五彩缤纷正是丰台的颜色。
(孔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