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贾慧娟 裴莹莹)1月6日至10日,丰台区进入“两会”时间,区融媒体中心和各街镇广泛动员爱社区、爱生活、爱表达的热心居民成为“社区新闻发声人”,参与“两会”的采访报道,传递“两会”声音。继去年首次探访的两人规模,今年的团队扩容到了三人,分别是来自大红门街道的李钢、宛平街道的刘旭和方庄街道的窦友章。
李钢来自大红门街道,曾担任水利部机电研究所科研专利成果转化生产管理一职,积累了丰富的文件编制、影像拍摄经验。近年来,他见证了南中轴地区的发展变化,一批国家级项目建成,新兴产业集群涌现。退休后,他于2020年经社区报名参加了丰台区融媒体培训,成为新闻发声人,其创作的作品登上央视频、新华社客户端、“丰台发布”抖音号,成绩斐然。此次获邀参加“两会”探访,他提前学习了“两会”知识,为探访做足了准备。
刘旭来自宛平街道,本职工作是社区工作者,主要负责文教宣传工作。日常工作中,她聚焦区域绿色生态与文化建设,凭借出色的活动策划能力,打造多项社区特色品牌,作品多发布于“丰台发布”抖音号,近一年围绕居民与文化题材投稿近十条,浏览量稳步提升。2019年,她入职社区后积累了宣讲工作经验,后参与融媒体培训,成为新闻发声人。此次首探“两会”,她提前查阅了区“两会”报道、熟悉重点项目规划。探访期间,她向部分代表、委员送上公益赋能课堂的手工礼物,围绕未来基层文化建设及扶持内容提问,以百姓视角展现“两会”亮点,为丰台文化发展宣传报道。
窦友章来自方庄街道,毕业于清华大学日语专业,他留校任教6年,后投身旅游事业30余载,作为日语高级导游,带着外国游客领略中国各地风光,热情讲述丰台故事。2010年退休后,他投入社区志愿服务,加入“夕阳红”服务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等诸多活动。在区融媒体中心指导下,他的写作与拍摄技能显著提升,作品发表于方庄街道新闻发声人群、社区志愿者群及抖音“丰台发布”等平台,由其撰写的《救助老人的张大姐》等多篇报道广受好评,还曾获评“方庄街道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经社区、街道、区三级筛选,被聘为社区新闻发声人。
三名社区新闻发声人第一次近距离了解“两会”的工作,感受了“两会”的庄重严肃氛围,也感受到了丰台区的发展变化,备受鼓舞。李钢认为,能够参与到“两会”的新闻报道,现场聆听政府工作报告,深感荣幸,一定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学习宣传好“两会”精神。窦友章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24年工作成绩的同时,对发展中的问题和短板毫不掩饰,将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对2025年的工作设想,最关注的民生和旧城改造问题,报告中都有计划安排。刘旭也表示,作为社区新闻发声人,能够参与到“两会”中来,体现了丰台区政府在基层治理、区域建设等工作中能够充分听取民声,善解民意。
现场,李钢、刘旭、窦友章主动开展采访工作,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与专业水准,成为今年丰台区“两会”场外的一道亮丽风景。“未来,我将以一名社区新闻发声人的视角,发挥自己的特长,讲好丰台发展的百姓故事。”刘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