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说
这是宝贵的红色历史资源,我要守好这个纪念馆。
好人故事
2016年至今,刘德华依托长辛店二七纪念馆,积极开展红色文化宣传与教育工作,累计讲解超5000场,接待观众逾10万人次,参与录制的宣传片受众超100万人次。
深耕红色文化 传承二七精神
刘德华出生于二七厂的子弟家庭,自幼便深受工厂氛围的熏陶,他深知,每位员工都是这段厚重历史的传承者,他们身上所彰显出的坚韧不拔、团结奋斗的特质,正是二七精神的生动体现。1995年,他正式入职二七厂。自此,在日常工作之余,他便一头扎进对二七工人运动历史的研究中,他穿梭于工厂的档案室,仔细翻阅堆积如山的老旧资料,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凭借着这份热爱与执着,他一步步深入挖掘二七工人运动的历史脉络。
2016年,刘德华来到长辛店二七纪念馆工作,负责日常管理及讲解接待工作。为了让讲解更具吸引力,他通过翻阅各种史书、新闻报道、采访并记录二七老工人及其后代的回忆,从中挖掘鲜为人知的故事与细节,将这些内容融入宣讲稿里,用饱含温度与深度的讲解赋予历史人物第二次生命。很多个人和单位纷纷慕名而来,在聆听他的讲解后,大家对二七精神的内涵也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馆闭馆169天进行修缮与提升改造。刘德华对展板文字、展出照片反复确认,面对繁琐的布展工序,始终耐心细致。为配合施工进度,他几乎吃住在馆里,放弃了休息时间与家人团聚。因劳累过度,他患上了胃溃疡,即便胃部疼痛难忍,仍蹲着与工人师傅交流展板内容设计、展台位置摆放等每一处细节。为完整地呈现工人运动艰辛岁月,他带头捐献了自己珍藏多年、当年爷爷所在劳动补习学校学生制作的藏品——铜制墨盒。在他的影响下,各类展品得到进一步扩充完善,现存近500件文物史料得以与游客见面,长辛店二七纪念馆成为北京市唯一一家全景式记录中国工人运动的纪念馆。2021年5月,刘德华接待时任北京市委主要领导一行到长辛店二七纪念馆进行调研,做了专项讲解,受到了一致好评。多年来,刘德华共讲解5000余场,接待观众十余万人次。虽然他一天要讲解许多场次,忙起来连吃饭、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但他依然乐在其中。他说:“这是宝贵的红色历史资源,我要守好这个纪念馆。”
在馆内一角特意放置了留言簿,方便参观者留下自己的感悟与建议,多年来已积攒了7000多页留言。夜深人静时,他总会轻轻翻开这本留言簿,沉浸在那些发自肺腑的感言中,那一刻,所有的辛苦与疲惫都烟消云散,他由衷地觉得,一切的付出都值得。
拓展宣讲路径 展现时代新貌
2022年,刘德华加入了北京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启航新征程”百姓宣讲示范团,以《百年丰台站 今昔两重天》为题,走出二七纪念馆,到社区、企业、部队、机关、大中小学等地,开展了200余场宣讲。他还在北京电视台录制宣讲视频,用丰台站的变迁这一“小切口”,展现中国铁路的沧桑巨变和交通强国的宏伟蓝图,视频累计受众达百万人次。
同时,他还兼任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辅导员以及多所大学思政课校外教师等职务,为5000余名社区党员居民和大中小学生授课;在纪念馆开展现场教学,受众一万余人次,有力推动了国家安全教育进课堂、红色教育进校园等形式的思政课创新,激发了大家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热情。
投身志愿服务 助力红色文化传播
刘德华深知红色文化传播需要更多力量,他积极培训“北方的红星”宣讲团志愿者们,将长辛店8处革命活动旧址串联起来,探索群众参与传播红色文化的新模式,形成了实地场景沉浸式体验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新方式。他配合多家媒体及出版单位录制长辛店历史宣传片,如新华社《国家相册》长辛店纪事等,累计受众100余万人次。
他还是社区志愿服务的积极分子,定期前往孤寡老人家中,陪他们聊天、打扫卫生、采购生活用品,用实际行动传递着温暖与关爱。每逢节假日,他还会组织社区的孩子们开展红色主题手工活动,教他们制作五星红旗、红军帽等,在手工制作过程中讲述革命故事,让红色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多年来,刘德华扎根一线,深耕红色文化。通过宣讲与志愿服务,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让历史鲜活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领悟到先辈的伟大,从而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