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 姜欢 通讯员 史莉)“用宣纸剪出小哪吒的黑眼圈和手揣兜里的动作,表现了他的调皮叛逆,他被大家认为是魔丸、是妖怪,但他有自己的思想,为了牺牲的母亲,为了陈塘关的百姓,他成长为画面上方的大哪吒,不顾一切与反派势力作斗争。”70多岁的赵玉凤眼含热泪,激动地看着自己剪裁的大幅“哪吒”剪纸介绍道。3月12日,记者来到南苑街道南庭新苑南区社区的赵玉凤剪纸工作室,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以哪吒、金鱼、祥龙等为主题形象的剪纸作品跃然于眼前,传统与现代艺术联袂呈现。
随着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爆火,哪吒这个勇敢无畏、“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小英雄成了全民“顶流”,南苑街道在社区里也掀起了一股“哪吒热”。赵玉凤带领工作室成员决定把这个超人气国漫形象与传统剪纸艺术结合起来。端着汤圆的丑萌小哪吒、“怒发冲冠”的成年哪吒、温润如玉的敖丙……由红、蓝等彩宣剪裁而成的电影人物色彩亮丽、形态各异。“咱们的国漫起来了,我们希望这个有着上千年文化的剪纸传统也能助力国家,展现咱们国家的强大。”剪纸队伍中的阿姨们向记者说道。
“每一张剪纸都是一个故事。”这是赵玉凤对剪纸这种文化最大的感受。从最初的一张“白纸”到“金剪刀”,从最小拇指长到如今最大4米多的作品,从0到8000余幅的作品数量,从五六人到百余位退休人员组成的队伍……这一刀一剪间凝聚了赵玉凤十余年的热爱,每当她拿出一幅幅创作的新春福字、十二生肖、长征历史等剪纸作品时都如数家珍。
“剪纸艺术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我们的瑰宝,希望更多孩子可以在闲暇时放下手机,多多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并且不断传承下去,像小哪吒一样具有生命力。”赵玉凤满怀希望地说。据了解,赵玉凤的剪纸工作室将“剪纸艺术之花”剪进社区、学校、部队、家中,让更多人“零距离”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
在参观体验了剪纸艺术后,赵玉凤和南苑街道工作人员化身“送福使者”,将精美的剪纸作品送给一位位守护丰台、坚守心中这片“陈塘关”故乡的丰台人。用心用情当好社区“娘家人”的“丰台好人”社区干部孙胜光,乐于助人、志愿奉献的快递小哥马卫锋,励志创新“废物变装”的社区环保达人刘翠娥……“哪吒精神”闪耀在每一位丰台人身上,在裁剪传统文化艺术中书写新时代“丰台式”英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