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圣杰)戴好头盔,穿好制服,网格员陈杰骑着二轮车在大街上转了一圈,引得不少群众好奇围观:“二轮车后面那个小东西是干什么用的?”
这个引发众人关注的“神秘物件”,正是丰台区网格巡查工作的新“利器”——智能巡航二轮车。它搭载了智能识别系统,以电动二轮车为移动载体,借助AI视频对采集的画面进行实时处理。别看它个头不大,本领可不小,能精准识别超过100种城市管理问题,交通违法、市容环境整治、市政设施维护等多个关键领域都在它的“掌控”范围内。
“以前巡查主要靠人工识别,难免会出现一些误解和偏差。现在有了这个‘小家伙’,它能通过多重算法综合判断,准确率大大提高。”陈杰说道。就拿无照经营游商这类常见问题来说,系统会先识别货车,再结合经营物和周边人员的活动特征,综合各类数据进行判定,有效降低了误报率,让判断更加精准。此外,据陈杰介绍,以往人工巡视每小时仅能覆盖3公里,报送20个工单,现在二轮车每小时可巡查15公里,报送80个工单,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系统通过实时回传数据,进入网格城市管理系统,形成“发现—派单—处置—反馈”的闭环管理。响应时效已缩短至60分钟内,相比传统模式,效率提升了数倍。比如,巡查车一旦发现某路段存在非机动车乱停放问题,系统会立刻生成工单并推送给相关责任单位,工作人员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这种高效的协同机制,让城市管理更加精准、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