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黄品超)卢沟桥景区自本月8日恢复开放以来,持续迎来客流高峰。正值暑期,不少市民游客带着孩子前来,重温抗战历史。
7月20日下午1时,266米长的卢沟桥桥面上,有百余位游客凭栏远眺。脚下的古砖似乎在诉说着过往,桥两侧的狮子形态各异,有的昂首长吼,有的低头注视着流水。
与改造前相比,桥栏板前的护栏被取消了,游客得以更近距离地观察每一尊石狮的独特神韵。历史的回响仿佛就在耳畔,“1937年7月7日,桥畔的枪声,拉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一位父亲指着桥栏,对身旁的孩子讲述着,“今天带你来,就是希望你能记住这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位于卢沟桥东侧的卢沟桥历史文化博物馆,成为游客深入了解历史的重要场所。其中,展示抗战历史的“风云厅”内观众最多。“刘启才、冯玉祥……”不少观众在抗战英雄人物的事迹介绍展板前驻足,低声念出英雄的名字,饱含敬意与追思。
“自恢复开放以来,卢沟桥的参观热度一直很高。”景区工作人员介绍,“除了散客,每天上午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研学团队和旅游团前来。”游客刘女士表示:“卢沟桥恢复开放后我一直想来看看。趁着暑假,带孩子来接受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我自己也快十年没来了,这次既是带孩子学习,也是对自己的一次精神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