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8月01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铜管奏响新农民的文化自信
大红门管乐团22年“声”生不息

  本报讯(记者 原梓峰)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成为北京大红门管乐团22年奋斗历程的“独家回忆”。这支全部由北京丰台果园村农民后代组成的管乐团,从服装商贸城简陋的多功能厅出发,将中国新农民的文化自信奏响在世界舞台。

  零起点

  电工库管握起西洋乐器

  事情要从2003年2月28日说起,大红门服装商贸城五周年庆典。当集团老书记陈重才宣布组建铜管乐队,当大家听到这个消息时,难掩质疑——“农民的孩子学西洋乐器?”然而改变就此启幕。 

  25岁的电工李玮鼓起勇气报名,面对我国著名指挥家、一级指挥张建民递来的小号,他紧张得双手微颤。吹响第一个音符时,金属声浪把他自己都吓了一跳。“那‘噗’的一声出来,我魂儿都快吓飞了,心想‘坏了,吹呲了!’赶紧偷瞄老师,结果他居然点头了!”李玮笑着回忆那个手足无措的起点。零基础的筛选不看乐理,只看嘴型与悟性:李玮和杨翠被小号声部选中,胡绅执起单簧管,李伟拿起了长笛成长为指挥……这些年轻人放下扳手、计算器,每天下班后集结在商贸城六层多功能厅,面对“天书”般的五线谱,从零起步。 

  “嘴唇贴号嘴吹几下就麻痛,腮帮子酸痛,老师说是嘴唇周边肌肉群在‘成长’。”李玮回忆。广播员薛金华被分到长号时满心抗拒。“当时觉得长号又大又笨,是‘男人乐器’,我一个女孩子抱着它多奇怪啊!”薛金华坦言最初的抵触。但三个月叼着筷子练号嘴的枯燥重复,让她最终爱上了这个“又酷又飒”的乐器。冰冷的金属与温热的手掌相遇,一场跨越阶层的音乐实验悄然扎根。(下转03版)  (上接01版)

  破茧声

  从“同一首歌”到金色大厅

  2004年1月22日,集团新春团拜会。当张建民手中的指挥棒划出弧线,《同一首歌》的旋律第一次从这群农民后代手中流淌而出。曲终掌声雷动,小姑娘跑上台献花,乐手们含泪起立回敬——北京第一支农民管乐团正式诞生。 

  首演成功只是起点。在张建民和海军军乐团李星大校等名家倾力指导下,乐团技艺突飞猛进。2005年,20岁的李伟郑重拜张建民为师学习指挥,指挥棒交接的瞬间,他肩头一沉。“祖辈种地,孩子这代竟能弹琴当指挥!”李伟母亲感慨。七年后,他率团登上国家大剧院,并捧回北京市职工艺术节“优秀指挥奖”。 

  2010年成为乐团“国际元年”。2月赴日本参加第七届日中青年文化交流大会,《五声神韵》让异国观众沉醉;7月征战瑞士因特拉肯管乐比赛,斩获亚洲组冠军;2012年更迎来艺术巅峰——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庆祝中奥建交40周年。当《拉德斯基进行曲》最后一个音符落下,郭跃长号里的血水,化作奋斗者无声的勋章。“智齿突然发炎,牙疼得钻心,腮帮子都肿了,但金色大厅的灯光打在脸上,台下坐满了人,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掉链子!不能给咱中国农民乐团丢脸!吹完倒出血水那会儿,反而觉得特痛快,值了!”郭跃描述那时咬牙坚持的信念与释然。

  续华章

  5岁萌娃吹响“未来之音”

  乐团声名远播之际,集团党委已着眼未来。2013年5月,大红门管乐二团成立,专为职工子女提供艺术平台。53名孩子踊跃报名,年龄最小的谢森竹仅5岁。 

  儿童长笛对她仍是庞然大物。小森竹坐在椅子上双脚悬空,小拇指拼命伸才能够到最远的按键。小森竹的父亲谢家品曾获“北京市来京建设者文明之星”,跟着女儿一起学五线谱,甚至买来儿童长笛陪练。“看着闺女踮着脚、憋红了小脸去够那个键,吹得吭哧吭哧的,又心疼又好笑。但我就想啊,咱这一辈人没机会摸的‘洋乐器’,说啥也得让娃‘啃’下来!在平凡中创造神奇,剩下的就是坚持。”谢家品道出朴素的父爱与期盼。2014年集团春晚,二团萌娃奏响《古典小点心》,谢森竹悬空晃荡的小脚与专注神情,成了最动人的舞台焦点。萨克斯手杨凤华的女儿安若熙也在二团,“回家我俩一起练,她吹长笛,我吹萨克斯,她笑我‘气短’,我笑她‘跑调’,家里叮叮当当,热闹得很,感情反倒更近了。”杨凤华分享着母女同乐的温馨。

  向未来

  民间乐团的文化突围启示

  今年7月,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宋强一行造访大红门管乐团排练厅,商谈深度交流。22年磨一剑,乐团已从文娱小队蜕变为文化使者。 

  “过去在酒店前台,觉得音乐就是背景音,现在握着萨克斯,才真真切切感受到音乐是有温度的,是能钻进心里、摸得着的‘魂儿’!”一位曾是酒店前台的团员感慨艺术带来的心灵震撼。集团党委书记陈涛坚定表示:“乐团不仅要坚持,更要向专业化、公司化发展,未来可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社会
   第06版:关注
   第07版:理论
   第08版:八一
向群众报告工作机制将覆盖全区所有街镇
八百多载风采依旧 卢沟长桥笑对风雨
丰台11宗推介用地亮相均落实“好房子”标准
大红门管乐团22年“声”生不息
速读
丰台报一版要闻01大红门管乐团22年“声”生不息 2025-08-01 2 2025年08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