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理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8月01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写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丰台答卷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时代大势,高瞻远瞩地提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进一步推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壮大是一个动态演进、多维协同的系统工程,要求我们准确把握其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辩证处理“立新”与“焕旧”的关系,实现传统动能焕新与新兴动能崛起的协同演进。作为首都功能的拓展区、中心城区的增长带、城南发展的新引擎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北京市丰台区积极融入和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大局,立足区域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重点聚焦解决“城市如何建,产业如何兴”这一问题,以城市更新和产业焕新为抓手,探索构建“科技园区引领、功能组团驱动、街区融合协同、商务楼宇支撑”多级联动的产城融合发展体系,在筑牢传统产业根基的同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区域特色为依托,以集群融合为突破,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持久的“新质”动力。 

  因地制宜推动传统生产力转型升级。纵观国内乃至全球,传统产业技术工艺成熟、规模效应明显、行业门类齐全,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性支撑。丰台区积极扎稳实体经济之根本,焕新经营主体之活力,激发创新驱动之动能,有力推动传统产业拓维升级。大力构建数字供应链体系,推进五里店综合配套区系统更新,规划建设佃起物流产业园,推动商贸物流向智慧化、网络化、协同化演进,降低社会综合物流成本。积极引入能源物流龙头企业,吸引集聚更多创新创业主体,促进传统物流枢纽向高能级要素配置枢纽升级,在稳固根基中孕育新增长点。推动建筑施工向智能建造转型,出台《丰台区关于支持智能建造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丰台区智能建造创新应用场景清单》,打造一批智能建造标杆项目,实现由“建造”向“智造”的跨越提升。推动传统业态价值链优化升级,制定“花十条”产业政策,加快花卉交易向数字花卉转型,搭建服务于全国花卉流通交易的标准化数字交易平台,落地全市首个花卉苗木数据资产创新实验室,催生花卉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在错位发展中发现和培育新质生产力。各地的产业生态、产业链及创新链的强度有所不同,发展基础存在差异,盲目一哄而上、贪大求全反而会事与愿违。丰台区始终坚持规避同质化竞争陷阱,结合实际情况对产业发展作出科学研判,立足区域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探索出了特色化、集群化发展道路。深耕数字金融前沿领域,突出丽泽金融商务区与传统金融中心的差异化优势,在数字金融领域持续发力,打造数字金融科技示范园、法定数字货币试验区,率先推广多项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建成全市首家汇率避险服务中心,“金融+科技”双轮驱动效应显著增强。瞄准智能医工新赛道,发挥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等医疗科研资源优势,规划建设天坛智能医工产业园,打通医学创新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抢占智能医疗与高端医疗器械制高点。抢抓未来产业细分领域,出台“支持未来食品产业创新发展八条”,建成全市首个新蛋白食品科技创新基地,打造未来食品特色产业园;抢跑商用密码细分领域,发布《丰台区商用密码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集聚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检测中心、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等一批权威机构力量,举办商用密码创新应用大赛,发现和培育新的发展优势。 

  做大做强战略主导产业引领新质生产力。近年来,丰台区充分发挥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两大产业集群规模与技术优势,主动融入“南箭北星”战略布局,制定实施轨道交通、商业航天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招引专业核心和配套技术服务类企业入驻,持续做强做优做大主导产业,构建产业工作营,政府搭台引导企业勇于“揭榜挂帅”,以链长企业、发展伙伴为牵引,链接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共研共建共谋共促产业发展。目前,轨道交通、航天航空两大主导产业产值已突破4600亿元。推动两大产业深度融合,将轨道交通信号控制与商业航空的技术优势相叠加,催生了低空技术、空天信息等融合新业态,释放“1+1>2”的聚变效应。发起成立北京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联盟、低空飞行管控研究中心,前瞻性规划建设北京低空技术创新园,聚焦低空制造、低空保障、低空飞行和综合服务等产业链环节深度布局,已集聚115家低空技术重点企业、110家外围关联企业,形成拔节跃升的发展态势。 

  经过多年努力,丰台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持续迸发,从“产业跟跑”逐步迈向“创新领跑”,实现了生产力“质”的有效跃升与“量”的合理增长的有机统一。2024年,全区经营主体突破20万户,科技型企业数量增速居城六区第一,国家高新企业数量跃居全市第二。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千亿元、实现翻番,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新增9家市级重点实验室,驻区单位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等国家级奖项7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17项。 

  下一步,丰台区将继续坚持向“新”而行,以“质”致远,肩负起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责任担当,不断开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聚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创新高地。着力推动产业能级跃升,建立“一业一策”“一链一策”,鼓励支持链主企业延链、补链、强链,打造“以大带小”“以强带弱”抱团发展模式。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全链条培育机制,建设更多中试验证共享平台、共享实验室,全面护航中小微企业成长。持续构建活跃创新创业生态,做强创新联合基金、产业基金,搭建城市应用场景供需平台,强化科技企业扶持。 

  聚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开放高地。着力推动开放维度跃升,用好北京AEO培育示范基地,深化丰台贸易便利化服务中心建设,深化“先丰企航”试运营,推出护航出海“益企行动”,构建企业海外发展与培训服务机制。依托丰台国际商务发展中心、丰台RCEP招商服务中心等平台,吸引重大外资项目落地。依托“三站两楼”,加快交通“外联内畅”,打造京雄产业交互关键节点,强化与“新两翼”联动发展。 

  聚力打造高质量发展人才高地。构建高含金量人才政策体系,落实“丰才十条”各项举措,深入实施“丰泽计划”,持续释放“丰台·学子回家”品牌效能。建强“国际人才港”人才服务主阵地,吸引海外人才回流,拓宽本土人才及项目出海渠道。搭建人才交流合作服务体系,依托“学者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平台”,建立战略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为重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积极融入北京—雄安人才科创走廊建设,实施“丰雄人才零界湾”项目,深化京津冀人才协同发展。 

  聚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宜居高地。加快推进重点商圈提质升级,大力推进“丽泽—首都商务新区”国际消费体验区建设,推动更多首店进商圈,大力增加养老托幼、美丽健康等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办好“丰台消费季”等系列活动,构建新消费协同服务机制。实施“绿城九法”,建设“三道”工程、“金角银边”工程,推动河湖修复重现“碧波安澜”,打造大尺度生态空间、“乐学公园”、口袋公园,让百姓出门进园。加强多层次住房供给,实施一批城中村改造项目、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做好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推动丰台颜值与宜居水平实现“双提升”。 

  聚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服务高地。建设营商服务“先丰港”,打造“党务、群团、政务、企业、人才、数据”六全服务模式,满足企业多元化发展需求。全面清理非必要条框,健全完善容缺审批、并联审批、告知承诺审批等模式,降低办事成本。推动“服务包”更贴心,无事不扰,有事速办。实施“学子回家行动”、南雁北归工程,在公租房、人才落户等方面优化服务,不断增强人才供需适配性。在出行保障、就医体检、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贴心服务,将丰台打造为企业成长沃土和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让丰台发展伙伴放心投资、安心创业。文/ 

  (作者/中共北京市丰台区委书记 王少峰 原文刊载于《经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社会
   第06版:关注
   第07版:理论
   第08版:八一
写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丰台答卷
丰台报理论07写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丰台答卷 2025-08-01 2 2025年08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