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蒲长廷)1—8月,丰台区新设企业超2.85万家、同比增长136%且增速全市第一,平均每8分钟就有一家科技企业诞生;国高新企业达3710家、总量居全市第二,2024年有效发明专利量3万件;“全国每10枚火箭8枚是‘丰台箭’”,低空技术、智能制造领域核心企业均超200家……9月12日,在北京市“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丰台专场新闻发布会上,丰台区副区长崔向华围绕“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主题,解读“三个高地”建设成果,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丰台动能。
“我们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全力打造‘三个高地’,让创新要素聚起来、产业动能强起来。”崔向华点明核心路径。在科技企业集聚高地建设上,丰台通过“筑基、扩容、培优”发力,从空间、政策、资源多维度为企业护航,1—8月科技型企业增量占全市14%;扩容推动国高新企业达3710家,2024年有效发明专利量3万件,“十四五”年均增速超20%,上半年技术合同成交额788亿元、同比增23%,成果转化效率显著;培优依托校企联合基金,支持300余个攻关项目,诞生全球首个城轨L4级自动驾驶系统,赋能领军企业突破技术瓶颈。
“我们出台新质生产力培育行动计划,设10个产业促进中心,在新兴赛道抢占先机。”崔向华表示。智能制造领域,建成全市首家智能硬件标杆孵化器,上线20款工业大模型,集聚200余家企业,推动“数智+”与实体经济融合;智能医工领域,深化“一校十院”合作,打造八大数智医药健康产业基地;商业航天领域,依托40余家大院大所、6万余名科研人员,“丰台箭”占全国八成,星网GW星座今年7月以来6批卫星升空;低空技术领域,建全市首个产业园与管控研究中心,集聚200余家核心企业,领跑低空产业创新。
崔向华表示,丰台科技服务业“十四五”收入增超40%,占GDP14%,为创新提供有力保障;与高校共建创新平台,国内首个商业航天共享测试服务中心投用,打破产学研壁垒;建80家孵化器、在孵企业超2600家,数量居全市第二,区属国有空间为早期项目提供三年免租;发布“四张机会清单”促成6.5亿元订单,设百亿级政府基金,推知识产权质押贷等产品,全方位解决企业资金难题,注入资本活水。
谈及未来,崔向华说:“我们将从三方面发力:营造一流创新生态;打造最优创业生态;构建‘数智+’产业生态。未来会持续以‘三个高地’建设为抓手,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为首都发展贡献更多‘丰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