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袁阳 蒲长廷)9月28日,以“家国万象”为主题的“学子画廊”专题展览,在丰台区宛平城小城会客厅正式开幕。本次展览精选14幅人物画、风景山水作品,从刻画“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精神风貌的横巨幅国画,到再现抗战时期关键会议的《瓦窑堡会议》水墨作品,青年学子以细腻笔触将宏大历史叙事转化为可感可知的艺术语言。
让历史从课本走进画框,以青春笔触激活红色记忆。《瓦窑堡会议》水墨作品,以现实主义笔法还原抗战时期的关键场景;《都是热血儿郎》《回望1911》则用人物的神态与细节,将历史化为可触摸的情感。
让校园作品走出画室,以校地协同搭建成长舞台。今年是“丰台·学子回家”活动第三年,丰台区以“全域人才”理念构建引才“强磁场”,而“学子画廊”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落地,展览让首师大美院学生的作品,从校园画室走进了承载历史记忆的宛平城。《向阳之处》《物源·粒粒皆辛苦》等作品,虽聚焦日常生活,却在红色空间里有了新的解读维度,既展现了青年学子的创作实力,也让丰台区成为吸引青年才俊的“学术打卡地”。更重要的是,这种校地协同,高校提供优质艺术资源,城市提供展示与转化平台,共同挖掘红色文化内涵。
让文化资源走出展馆,以长效机制赋能产业发展。据介绍,“学子画廊”围绕“家国守望·春明万象”“万里征途·丹心照史”“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三个主题展开,既让爱国主义精神、抗战精神有了具象的艺术载体,也让观众在欣赏画作时自然接受精神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