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生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8月15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既用相机记录飞鸟 也用行动保护湿地生态
南森观鸟队用长焦镜头见证生态答卷
  摄/张忙

  摄/欧阳云淞

  摄/刘启文

  摄/李文强

  摄/欧阳树辰

  摄/张忙

  摄/任宝泉

  编者按

  在8月15日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本报聚焦南苑森林湿地公园里特殊观鸟队,他们的故事诠释了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随着公园生态改善,鸟类增加,吸引周边居民前来观鸟,而后观鸟者又成为南苑生态保护方面的“特约专家”,既记录物种变化,又参与湿地保护,用镜头和行动诉说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故事。

  数说南森

  公园已记录的野生鸟类共计174种

  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种,为黄胸鹀;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如红喉歌鸲、白腹鹞、红隼、赤腹鹰等23种

  2024年较2023年新发现的鸟类有34种,对比2021年81种连续四年递增,增长率44%

  记录野生植物280种

  野生植物资源对比2021年连续4年递增,增长率94.4%

  数说丰台

  共记录到陆生野生动物306种,约占北京市陆生野生动物种数的49.35%

  其中鸟类283种,哺乳动物12种,两栖动物4种,爬行动物6种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1种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8种

  野生植物529种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种

  北京市重点保护植物2种,北京地区狭域特有种1种

  重要研究价值及经济价值的物种2种

  在南森,你能观测这些“国保”鸟类

  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种)

  黄胸鹀 

  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3种) 

  凤头蜂鹰、鹊鹞、雀鹰、红隼、大鵟、苍鹰、鸿雁、鸳鸯、普通鵟、燕隼、红喉歌鸲、蓝喉歌鸲、黑翅鸢、赤腹鹰、白腹鹞、花脸鸭、红胁绣眼鸟、日本松雀鹰、细纹苇莺、云雀、白尾鹞、短耳鸮、震旦鸦雀

  在丰台,你能观测这些“国保”鸟类

  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1种) 

  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大鸨、白枕鹤、遗鸥、东方白鹳、黑鹳、卷羽鹈鹕、乌雕、猎隼、黄胸鹀 

  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7种)

  鸿雁、白额雁、小天鹅、大天鹅、疣鼻天鹅、鸳鸯、棉凫、花脸鸭、斑头秋沙鸭、黑颈䴙䴘、白腰杓鹬、翻石鹬、白琵鹭、鹗、凤头蜂鹰、黑翅鸢、短趾雕、靴隼雕、赤腹鹰、日本松雀鹰、雀鹰、苍鹰、白腹鹞、白尾鹞、鹊鹞、黑鸢、灰脸鵟鹰、普通鵟、大鵟、毛脚鵟、雕鸮、纵纹腹小鸮、长耳鸮、短耳鸮、红隼、红脚隼、灰背隼、燕隼、游隼、蒙古百灵、云雀、细纹苇莺、震旦鸦雀、红胁绣眼鸟、红喉歌鸲、蓝喉歌鸲、红交嘴雀

  早晨的南苑森林湿地公园,还是一片静谧,老张已经摆好三脚架,开启了一天的观鸟生活。到了八九点,“大泡子”边的大树下,已经聚起了六七个观鸟者。他们是附近的居民,也是南森的常客。伴随着南森生态的日渐修复,生物多样性日渐丰富,这支观鸟队也日渐壮大。 

  而基于对鸟类的熟悉,他们被“征用”为南苑生态保护方面的“特约专家”。他们的加入,既是南森生态恢复的有力佐证,也一定程度助力了整个南森的生态建设。

  观鸟者:“现在环境好了 翠鸟比较多”

  76岁的张忙是观鸟队的老成员,因为年龄最大又比较活跃,被大家一致推举为观鸟队的组织者和联络人,对此他也欣然接受。“每周都来三四次,有鸟我们就拍拍,没鸟就遛遛弯,既锻炼了身体,也培养了爱好。”张忙告诉记者。 

  观鸟队员来自不同的行业,教育、交通、公园管理……平均年龄60多岁,大的76岁,小的44岁。从南森修建之日起,他们就三五成群来这里观鸟、拍鸟、护鸟,拍出来的照片还被报刊选用。 

  随着公园的森林和湿地面积增加,越来越多的鸟到南森安家,观鸟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目前已扩充至25人。 

  此次,他们相约拍摄南森的普通翠鸟。普通翠鸟,观鸟人常常称之为“小翠”,是北京常见的夏留鸟。常栖息于有灌丛或疏林,清澈而缓流的小河、溪涧、湖泊以及灌溉渠等水域。 

  跟往常一样,观鸟队员扛着昂贵的照相设备来到南森阅熙和湿地,架起拍摄支架“守株待兔”。偶尔,一只翠鸟从湖边掠过,几个爱好者咔咔开始拍摄。 

  张忙告诉记者:“现在环境好了,翠鸟比较多。因为翠鸟体形比较小,对它的抓拍难度就比较大,但其中的乐趣也多。”谈话间,他从手机里翻出两张拍摄角度相似的翠鸟照片,解释道:“这两张照片都是一瞬间抓拍的,在公鸟觅食回来反哺幼鸟时拍摄的,无论拍摄角度还是动作都十分漂亮。” 

  为了抓拍各种角度的“小翠”,他们甚至连续两个月蹲守湖边,只为抓拍几张“小翠”的“瞬间”。“如果想拍摄出好的照片,一些基础工作还是需要准备的,比如了解鸟的生活习性、迁移时间、鸟巢位置……”张忙补充道。 

  比如赤腹鹰,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2021年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在发现赤腹鹰的行踪后,张忙便组织了几个资深摄影师前去拍摄,之后便没有过多打扰,“我们没有发展更多人去拍,因为人多了对鸟是一种打扰。”张忙告诉记者。 

  此外,拍摄设备也是照片取胜的关键因素。据观鸟队的队员们介绍,他们每个人的拍摄装备都不下10万元,最贵的有20多万元,仅仅一个三脚架,就一万多元。对于如此昂贵的投入,李树表示,“退休了,没有其他爱好,就喜欢拍照,也是有益身心的活动,家里面也都支持。” 

  除了张忙、李树这种“野生”摄影师,观鸟队里还有梁燕超这样的专业摄影协会成员,她来自南苑犇牛摄影协会,该协会成立于1984年,是活跃在丰台区南苑附近的基层文化团队,协会一些成员也是观鸟队成员。 

  梁燕超告诉记者,她2018年进入摄影圈子,几次接触下来就喜欢上了。随着南森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他们也习惯了来这里。

  护鸟者:“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观鸟队起到很大的作用”

  虽然是生活在附近的居民,但从爱鸟、护鸟的角度,张忙、李树、梁燕超这样的退休人员俨然成了南森的生态“守护人”,去年成功被公园“收编”,成为南森生态保护方面的民间“特约专家”。 

  南森公司工程运维部郭伟表示,“南森开园之前,就有不少附近居民前来拍照,他们对鸟类特别感兴趣。我们在巡园的过程中,发现这群拍鸟的居民总喜欢聚集在一起。”出于好奇,郭伟开始有意识地接触这群人,并将他们聚拢在一个群里,起名“南森影视影像群”。 

  在更多的交流接触中,郭伟意识到这群人认识鸟、熟悉鸟、喜欢鸟,完全可以纳入南森生态环保队伍。很快,郭伟将其中20多个比较活跃的老人再次集中起来,邀请他们加入南森管理队伍,观鸟队由此产生。郭伟回忆道:“熟悉之后,我就经常就公园建设、生态保护等问题征询叔叔们的建议,哪里需要改进、哪里需要搭鸟窝,不少好的建议都出自他们。” 

  此外,在文明观鸟、护鸟方面,观鸟队也起到示范作用。郭伟介绍,不少游客虽然喜欢鸟,但是并不了解这些鸟类,反而一些动作会惊吓到它们,这时候观鸟队的叔叔阿姨看到后会给出善意的提醒。 

  同时也有一些不文明观鸟的行为,比如出于喜欢听鸟叫或私人饲养的目的去抓捕鸟的游客,观鸟队会先普法劝说。如果劝说无效,队员也会及时通知管理人员或报警,配合相关人员保护园内物种。“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观鸟队起到很大的作用,随着规模越来越大,它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将更加显著。”郭伟表示。 

  为了更好地发挥观鸟队的社会价值,公园为每位队员配备了统一的制服马甲。这一举措不仅让退休后再奉献的老人们获得荣誉感和归属感,同时也让观鸟队员的身份更加醒目,便于开展生态保护工作和服务群众。 

  自从成立以来,观鸟队提供了不少好的建议,比如修台阶方便摄影师拍摄,或者人为将鸟窝设置得更隐蔽一点等,“这些信息我们都集中起来,并运用在二期规划中。”郭伟表示。 

  未来南森还打算将观鸟队的工作系统化、制度化。郭伟介绍,近期他们将召开多场座谈会,围绕如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如何将观鸟队的工作机制延续下去及园区未来的功能建设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特别是观鸟队的工作机制,“遇到伤害鸟类的行为如何制止,无果后先上报给谁,后上报给谁,尽量程序化”,郭伟介绍道。

  区园林绿化局:“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累计监测到鸟类174种”

  观鸟队助力南森生态建设的同时,也见证着南森的生态恢复。 

  记者从区园林绿化局获悉,截至目前,南森已记录的野生鸟类资源共计17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种,为黄胸鹀;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如红喉歌鸲、白腹鹞、红隼、赤腹鹰等23种。2024年较2023年新发现的鸟类有34种,对比2021年81种连续四年递增,增长率44%。记录野生植物280种。对比2021年144种连续4年递增,增长率94.4%。 

  “我们以湿地为底、森林为体,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集聚的生态空间、中心城区最近的观鸟胜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公园绿地、南苑自然野趣风貌的示范园区。”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这里不仅生物种类丰富,种群也在增加,郭伟告诉记者,目前不少物种开始在南森繁衍,比如翠鸟、绿头鸭等,这也是湿地生态恢复的最重要指标。 

  目前,公园的建设工作仍在推进。 

  “我们正在积极建设高品质生物多样性示范区,重现南苑地区‘陂塘雁影,湖泊荡漾’的历史风貌,让万物在这里和谐共生。”南森公司工程运维部负责人韦翔介绍。

  区生态环境局:“共记录到野生植物529种,陆生野生动物306种”

  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是丰台生态环境改善的一个缩影。 

  夏日,永定河畔,京雄高速永定河特大桥边,一群鸟儿一会儿在蓝天中飞翔,一会儿在河边的崖洞里休憩……“这是崖沙燕幼鸟在学飞,为南迁做准备。”区园林绿化局林业工作站工程师陶然介绍。 

  崖沙燕又称灰沙燕,体形小巧,身体呈深灰褐色,尾巴短、分叉浅,属于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三有”陆生野生鸟类。 

  “崖沙燕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比较特殊,喜欢生活在河湖边,喜欢垂直的崖壁,对水质要求高,主要在崖壁或沙堤上凿洞为穴。”陶然指着崖壁上的洞穴介绍。每年4月中下旬,崖沙燕从南方飞回永定河北京段、滹沱河河北段一带,5月至7月在此繁殖。 

  2024年夏天,永定河综合治理工程推进过程中,挖掘机逐渐向崖沙燕的巢穴逼近。北京市水务、园林等部门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停止施工。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代表召开现场会,在崖沙燕繁殖区域布设围栏和提示牌,及时调整工程,待崖沙燕带着幼鸟飞离后再恢复周边施工。经过多方调研与努力,这片北京最大的崖沙燕繁育地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 

  通过连续生态治理和补水,修复上游岸带,永定河流域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北京园博园等茂密的植被、丰富的蜜源食源植物、多样的生态环境类型也为崖沙燕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今年4月,在千灵山被发现槭叶铁线莲650余丛,其生长地距离北京核心区只有30公里,这也是在北京城六区首次发现这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槭叶铁线莲属于毛茛科植物,大多生长在高山密林中或悬崖峭壁上,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鹗在莲花池畔上演“捕鱼大片”、近危物种“树舌灵芝”在云岗森林公园、青龙湖、南宫苑景区、北宫国家森林公园等多个地方被发现……众多珍稀动植物的现身,验证了丰台近年来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 

  记者从区生态环境局了解到,截至目前,丰台共记录到陆生野生动物306种,约占北京市陆生野生动物种数的49.35%。其中,鸟类283种,哺乳动物12种,两栖动物4种,爬行动物6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1种,为黑鹳、黄胸鹀、猎隼、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8种,如豹猫、震旦鸦雀、红隼、鸿雁、白额雁、小天鹅、大天鹅、鸳鸯、斑头秋沙鸭等。野生植物529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种,即野大豆、槭叶铁线莲;北京市重点保护植物2种,即菰、山丹,北京地区狭域特有种1种,即独根草;北京地区少有且先前未记录的野生植物4种,即砂珍棘豆、太行铁线莲、贝加尔唐松草、糙叶向日葵;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及经济价值的物种2种,即盐芥、徐长卿。 

  “近年来,丰台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新提出“绿城九法”工作路径,以系统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多维度打通‘两山’转化路径,走出了一条非生态涵养区的绿色发展新路。”丰台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丰台区将持续深化生态环境治理、价值转化、场景打造等实践,在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中,让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发展动能,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生动的丰台实践!” 

  本版文/实习记者 欧阳倩倩 记者 谢麒 本版制图/于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烽火卢沟 不朽丰碑
   第06版:生态
   第08版:视觉
南森观鸟队用长焦镜头见证生态答卷
丰台报生态06南森观鸟队用长焦镜头见证生态答卷 2025-08-15 2 2025年08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