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赵英然)“从设计到种花种草,都是我们居民自己动手参与的。”郭公庄北街社区的王女士指着邻里花园中的花草,开心地说,“这里每一株花草,都连着我们的心呢。”
郭公庄北街社区邻里花园项目是花乡街道充分运用地域花卉历史文化资源禀赋、推动精细化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在街道的组织协调下,居民们成立了邻里花园共建小组,并通过投票确定了“楼下的百草园”建设主题,前后百余名居民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投入共建。目前,郭公庄北街社区邻里花园已建成,深受居民喜爱,有效增强了社区凝聚力,激活并传承了花乡深厚的花文化。
郭公庄北街社区是一个2017年建成入住的公租房社区,居住着约2500名居民。花乡街道利用社区西部一块约30平方米的闲置绿地,引导居民共同打造邻里花园——“楼下的百草园”。居民们从投票确定“百草园”主题,到参与景观设计,再到亲手栽种林荫鼠尾草、金银花、紫松果菊等植物,全程积极参与花园建设,并在景观设计师指导下学习辨识花草,为植物制作了专属“名片”。
“在选花材时,我们结合街道提供的花乡文化资料,特意挑选了一些芬芳的药用草本植物。”景观设计师介绍道,“这不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传承花乡文化,让大家了解花乡不仅有鲜花,还有悠久的鲜药栽种历史。‘百草园’的主题灵感正来源于此。”
为了装饰花园,居民们在设计师指导下给鹅卵石绘上有趣的图案,制作了美丽童趣的装饰串珠。“我在石头上画了牡丹,因为我们花乡的牡丹最出名!”参加活动的朱阿姨笑着说,“街道这个主意真好,让我们把家乡的美都‘种’进花园了。”
为确保邻里花园的长久活力,花园小组成员和社区社工共商共议,形成了长效的维护机制,具体包括:明确的协作分工机制,落实各方在花园日常维护中的责任;制定了定期添新活动计划,规划未来增添新植物或更新景观的活动。此外,街道还计划牵头培育居民导赏员队伍,未来由他们为居民提供花园植物的专业导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