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10月27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丰台“生态城市 融合共生”愿景启新程
第二届生态治理(南森)大会召开

  本报讯(记者 蒲长廷 姜欢)10月24日,第二届生态治理(南森)大会以“生态城市 融合共生”为主题,在北京厦航嘉年华酒店内拉开帷幕。这场盛会集中发布“十五五”美丽丰台建设场景、水系生态治理行动,推介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绿道(丰台段)、城市公园环绿道(丰台段)。此外,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生态文明教室”揭牌、西片区完成战略合作签约。 

  来自生态、园林、水务、融媒体等多个行业的50余家企业出席大会,中建生态、中国水务等多家知名企业进行主旨分享推介,达成发展共识。

  候鸟联盟入选“科学十年”

  中国智慧助力全球生态治理

  大会现场,候鸟迁飞通道国际科教联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十年”,成为生态领域的一大亮点。这个由北京林业大学牵头,联合12个国家和地区20所高校、科研机构参与的项目,是全球首批25个入选“2024—2033年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十年”的项目之一,更是中国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方案的生动体现。 

  联盟的实践已建立覆盖东北亚、大黄海的生态定位观测站网络,通过跨区域协同研究解锁候鸟迁徙密码,为中华秋沙鸭、勺嘴鹬等珍稀物种筑起“安全屏障”。未来十年,联盟还将建设雄安迁飞通道大科学中心、共建“迁徙鸟类学”国际课程、开展全球栖息地保护合作——这些举措不仅能守护迁徙的“生态信使”,更能为绿色“一带一路”注入生态动能。 

  丰台也在这场全球行动中积极贡献力量。依托南苑森林湿地公园,丰台实施湿地与陆生生态系统连通性提升、野生动物庇护设施建设及生物多样性监测等工程,如今这里已记录到117种野生鸟类,成为候鸟迁飞的“重要补给站”。城市与候鸟的和谐共处,恰恰说明生态治理既要着眼全球视野,也要做好本地实践,才能在保护与发展中找到平衡。

  水系治理与花园城市并进

  丰台打造生态民生双优样本

  水系是城市的“血脉”,本次大会上,政府部门、央国企、科研机构联合发布的“水系生态治理行动”,为丰台水系治理按下“加速键”。行动聚焦永定河、凉水河等流域,以“碧水穿城映新景 湿地润城筑未来”为目标,通过技术共享、项目共建破解治理难题,推动“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生态格局成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列宇发布的“人工智能流域监管系统”,为水系治理装上“智慧大脑”,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不仅让水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更践行了总书记“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的要求,为“十五五”水系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这份底气源于“十四五”的扎实积累。过去几年,丰台通过河道修复、水质监测、农村面源污染治理,让所有国家级、市级考核断面消除劣V类,水质全部达标。如今,丰台再启新程:推进凉水河(石榴庄段)滨水岸线景观建设、推动“引水入园”,在南中轴探索“蓄滞洪区+湿地”生态复合体——既守牢防洪安全底线,又打造兼具生态净化与休闲功能的绿色空间,为韧性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花园城市建设则是丰台生态治理的另一张“名片”。自去年花园城市建设启动以来,丰台区聚力实现生态价值与城市品质双提升,全区在册公园数量达116家,公园绿地500米服务覆盖率达91.69%,百姓“推窗见绿、出门进园”正在成为生动实践。草桥街区成为全市首个花园城市全场景街区,花园场景更富活力。利用城市边角地见缝插绿,打造“金角银边”359处;创新打造“博士林场”,前沿科技助力林下经济发展;全面推动花卉产业发展,建成北京花卉交易中心,与全国8个城市成立“总部+基地”花卉产业创新联盟,举办“牡丹文化节”等多彩花事活动,让“花”元素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二十届四中全会
   第06版:关注
   第08版:第三届北京市全民国防知识技能大赛
丰台发布“十五五”美丽丰台建设场景
第二届生态治理(南森)大会召开
政企协同 探索“城绿共生”新路径
丰台发布三条“生态研学路线”
南苑森林湿地公园西片区建设启动
丰台报关注06第二届生态治理(南森)大会召开 2025-10-27 2 2025年10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