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奠定了北京城独有的壮美秩序,南中轴地区更是传承中华文化魅力、承载世界文化交流和国际交往功能的重要区域。和义街道地处南中轴核心区域,未来肩负文化展示和湿地生态保育功能的重要区域使命。按照中央和北京市“花园城市”的建设要求,遵循近远期发展相结合的策略,为有效推动规划实施落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院”)丰台区和义街道责任规划师团队联合景观设计团队,助力和义街道办事处、区发改委、区规自、区园林绿化局、区城管委等部门,自2022年开始,以丰台区“疏整促”项目为切口,从谋划到立项,从规划到实施,历经3年,实现了“小节点”改造唤醒街区活力,多方共塑“生态、创智、和美”更新样本。
曾几何时,走出和义地铁站的人们,眼前是这样一幅画面:大片林地被围栏隔绝,脚下是人车混行的狭窄缝隙;低洼地带深坑积水,夏日暴雨时四台水泵24小时轰鸣抽水;停车场占据着荒芜的水泥地面,路灯与座椅踪迹难寻。人们脚步匆匆,无人停留。
改变始于2022年,中国院和义街道责任规划师联合景观设计团队俯身倾听居民的真实需求,用问卷和访谈勾勒出人群画像:通勤者渴望便捷,孩子们需要乐园,老人盼望歇脚处,邻里期待交流的空间。“微改造、轻投入”的理念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另一种可能——无需大拆大建,精准的“小修小补”也能唤醒沉睡的空间。
生态智慧:从积水泥淖到韧性海绵
东地平房区的两处深坑,曾是街道防汛的痛点。暴雨来袭时,四台水泵昼夜不停轰鸣,勉强守护居民安全。如今,这里上演了一场无声革命:深坑被重塑为一条蜿蜒的生态旱溪,暴雨时化身高效泄洪道,排水能力提升三倍;晴好日子则成为儿童的自然课堂——洗净的建筑废料打底,天然卵石铺面,孩子们可安全挖沙玩耍,而耐旱苔草与景天植物静静相伴,讲述着土地的故事。“以前下雨就心慌,现在这旱溪是救命渠。”一位老街坊在岸边驻足感慨。整个改造更坚守着“零新增硬化”的承诺。停车场的水泥地被彻底掀开,替换为透水铺装;拆除的混凝土块并未废弃,而是被智慧地填入石笼挡墙与坐凳之中。这些布满孔隙的石笼,默默成为昆虫的微型旅馆与藤蔓的攀爬架——城市的地面,第一次有了“呼吸”的能力。
创智巧思:废弃物的新生之路
改造中每一处细节都凝结着可持续的巧思。石笼墙体的混凝土碎块被精细分级:大块提供坚实骨架,小块填充缝隙,模块化拼装既省下运输成本,又赋予构筑物超强稳定性。透水铺装基层更藏着惊喜——加入废旧轮胎再生的橡胶颗粒层。这层弹性结构如同天然的缓冲带,让铺装在北方严冬中不易冻胀开裂,默默对抗着季节的侵蚀。旱溪底部的级配砾石过滤层,利用重力自然导流雨水,告别了耗能的机械排水系统;色彩明亮的EPDM跑道采用无胶水卡扣拼接,哪块磨损了,就像拼图一样替换——设计之初,就为未来的低维护埋下了伏笔。
和美共生:从“灰色角落”到“活力花园”
焕然一新的空间里,最动人的是回归的人群。以“星际探索”为主题的儿童乐园成了小居民的心头好:流线型白色廊架下,火箭造型滑梯直冲“月球表面”肌理沙坑,孩子们的欢笑声在空气中回荡。设计师的体贴藏在细节里——条形桌椅沿廊架线性排布,家长休憩时视线毫无遮挡,既能安心看顾孩子,又能与邻座畅聊。“以前带孩子没地方去,现在能歇脚还能聊天,太舒心了。”一位年轻妈妈的笑脸,是空间最好的注解。这里更孵化出温暖的社区新传统。条形桌椅成了“和义故事会”的据点,居民可预约举办亲子阅读、手作工坊;周边学校的孩子们化身“小小生态官”,在旱溪旁测试渗水速度,探究水循环的奥秘。
中轴线上,每一寸土地都在呼吸
和义街道这场“微改造”,以四两拨千斤的智慧,将城市痛点转化为全民共享的绿色资产。其精髓凝结为可复制的“三零三共”模式:“三零”——零新增硬化、零废弃建材、零被动防汛;“三共”——设计共谋(居民提案占比30%)、材料共济(跨项目建材调配平台)、运维共担。当水泥森林不断挤压着生活,和义的故事告诉我们:治愈城市不必伤筋动骨。用生态智慧缝合城市的伤口,让废弃角落重获呼吸,其实只需一点尊重土地的心意,和一份相信微光能改变社区的坚持。孩子们在旱溪边挖沙嬉戏,雨水在他们脚下悄然渗入大地;老人在透水砖铺就的小径上漫步,石笼坐凳上邻里笑语不断——城市更新的终极密码,就藏在这片重获新生的土地上。当坚硬的水泥让步于会呼吸的土壤,当废弃的建材转生为温暖的坐凳,当隔离的栅栏化为孩童攀爬的火箭滑梯——城市才真正回归了人的尺度。
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时隔十年再次召开,城市更新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各地纵深推进。丰台区聚焦南中轴这一重要城市功能片区,深化生态文明实践、推动首都花园城市建设,通过以生态为引领的在地化改造,为周边企业提供开放式环境,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有效释放了绿色发展活力。项目从酝酿到建成的三年,也是责任规划师参与城市精细化治理的生动写照,从属地动议、专班调度、方案申报,到居民共商、专家论证、部门审查、方案磨合,再到施工配合、交付验收、后期运营,责任规划师团队和景观设计团队用全过程的专业陪伴,架起了一座连接区级部门、属地政府、本地居民企业和建设实施之间的桥梁,助力项目成功落地,真正打通了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公里”,践行了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
附件: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技术服务热线:010-87016810
技术服务邮箱:ftzwjxxgkk@mail.bjft.gov.cn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