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如长河奔涌,滋养世代心灵技艺似星火相传,点亮文明薪火在和义街道青年之家·社区青年汇青年们以手为媒、以心为笔学习传统文化探寻非遗魅力、缔结同龄友谊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技艺的深厚底蕴共同书写了一段青年与文化共生共长的美好篇章
01扇舞清风,情绘人间 ——手绘折扇雅集
在和义街道青年之家·社区青年汇,“笔绘清风,扇载友情”手绘折扇活动温情启幕。活动伊始,青年汇社工借助精心制作的PPT,缓缓展开折扇的千年画卷——从古时文人雅士手中的风雅之物,到如今承载生活美学的文创单品,从扇面构图的留白意境,到手绘技法的笔墨讲究,细致讲解间,青年们对这门传统工艺的兴趣悄然升温。随后,空白扇面与各色颜料整齐摆放,青年们执起画笔,将心中所想、眼中所见化作扇上风景:或绘一枝疏影横斜的梅,或画几笔灵动鲜活的鱼。社工穿梭在创作的人群中,时而示范颜料调和的比例,时而点拨色彩搭配的技巧,鼓励大家分享创作思路,在交流中拉近彼此距离。欢声笑语里,原本素净的扇面渐渐变得色彩斑斓,每一把折扇都成为独一无二的“友情信物”。活动落幕时,青年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学会了手绘折扇的基础技法,更在轻松的氛围中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收获了技艺与情谊的双重美好。
02园林探微,匠心筑梦 ——苏州园林微景观手造之旅
与此同时,“探秘迷你园林,共筑文化自信”苏州园林微景观手造活动,也在青年群体中掀起一阵“园林热”。活动以苏州古典园林为核心,青年汇社工先通过PPT展示拙政园的亭台错落、留园的曲径通幽,再结合微缩模型实物演示,将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理念娓娓道来——小到一块假山石的摆放角度,大到亭台与池沼的空间呼应,都藏着古人对生活美学的极致追求。进入动手环节,青少年们化身“小小造园师”,小心翼翼地拼接亭台楼阁的零件,细致调整苔藓与砂石的布局,尝试在方寸之间还原园林的雅致意境。创作过程中,有人对“如何让假山更显层次感”相互探讨,有人为“怎样搭配植物更显生机”分享想法,灵感在交流中迸发,友谊在协作中沉淀。当一件件微缩园林模型完成时,精致的亭榭、灵动的“池水”相映成趣,不仅展现了青少年的动手能力,更藏着他们对传统园林文化的理解与喜爱。活动结束后,不少青少年说,这次体验让他们读懂了园林里的文化密码,也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心中悄悄扎根。
03蒸汽梦启,匠心同行 ——蒸汽火车模型制作奇遇
另一边,“蒸汽梦启,匠心同行”蒸汽火车模型制作活动,则让青少年开启了一场关于工业文明的探索之旅。青年汇社工以生动的PPT为载体,带领青少年回溯蒸汽火车的发展历程:从瓦特改良蒸汽机的突破,到第一列蒸汽火车轰鸣启程的瞬间,再到蒸汽时代对人类交通与生产的深远影响,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点燃了青少年对蒸气火车探索的好奇心。动手组装环节,青少年们接过装满零件的工具箱,在社工的指导下,先辨认齿轮、车轴等部件的功能,再按照步骤小心拼接。当一个个小巧的蒸汽火车模型组装完成,青少年们迫不及待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组装时的心得与趣事。活动虽已结束,但对蒸汽时代的敬意、对动手创造的热爱,却深深印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三场手工艺体验活动,如同三场浸润心灵的文化之旅,为青年群体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学习、传承文化的平台。在这里,青年们不仅触摸到传统技艺的温度,更在实践中提升了创造力与协作力,收获了成长与友谊。未来,和义街道将继续秉持“服务青年、凝聚青年、引领青年”的宗旨,策划更多兼具创意与文化内涵的活动,在传承传统文化与探索创新表达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让青年在文化的滋养中绽放青春光彩。
附件: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技术服务热线:010-87016810
技术服务邮箱:ftzwjxxgkk@mail.bjft.gov.cn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