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假期,开阳里第四社区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份“文化大礼”!社区活动室里墨香阵阵、笑声不断——“传承之光・活字印记”青少年非遗活字印刷手工活动在这里热闹开场,25名青少年齐聚一堂,亲手触摸千年印刷技艺,在指尖与墨色的碰撞里,读懂古人的智慧与匠心。
活动开始前,社区工作人员早早就把场地布置得妥妥当当。一排排字模材料、整齐的印刷工具、贴心的辅助用品,就等着孩子们来“探秘”。孩子们排队领取专属材料包,小手捧着木坯和刻刀,对这门“老手艺”充满好奇。
“大家平时看的课本、绘本,在没有打印机的古代,是怎么‘变’出来的呀?”随着老师的一句提问,活字印刷的“千年故事”正式开讲。老师一边举着复刻的古老活字印版,一边跟孩子们聊起印刷术的演变——从雕版到活字印刷,泥活字、木活字、铜活字,一个个故事让“四大发明”鲜活起来。
“原来活字印刷里藏着这么多巧心思!”看到字模上清晰的纹路,孩子们忍不住围上前近距离观察,小声惊呼着为古人的创造力点赞。
最让人期待的手工环节一到,孩子们立刻坐直身子“摩拳擦掌”。老师手把手带着大家解锁活字印刷的“全流程”:先挑一块光滑的木坯,学习怎么握刻刀才稳;再小心翼翼地在木坯上刻下“仁”“礼”“和”这些带着温度的汉字,老师耐心蹲在一旁讲述调整手法。等字模做好,大家一起琢磨排版顺序,学着调试墨量,用刷子轻轻把墨刷均匀,最后覆上宣纸慢慢按压。
“刷墨轻一点哦,不然纸会晕成小乌云~”“排版要看好字的方向,别让它们‘倒着站’啦!”活动室里,老师的提醒声、孩子们的笑声和淡淡的墨香缠在一起,原本有点“枯燥”的技术活,反倒成了最有趣的游戏。不一会儿,一幅幅带着墨香的作品陆续“出炉”:有的印了“床前明月光”的经典诗句,有的印了“平安”“喜乐”的吉祥话,还有的孩子脑洞大开,组合出专属自己的短句。
亲手摸过、刻过、印过之后,孩子们对传统文化多了份真切的感知。“刻字的时候手有点酸,可看到自己刻的字印出来那一刻,一下子就不觉得累了!”“原来古代印一本书要花这么多功夫!”孩子们拿着作品轮流“发言”,成就感满满。
接下来,开阳里第四社区将推出更多有意思的传统文化和科创实践活动,为孩子们搭起成长的“舞台”。
附件: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技术服务热线:010-87016810
技术服务邮箱:ftzwjxxgkk@mail.bjft.gov.cn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