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丰台区看丹街道丰西南里平房区的“大坑”有了新变化,原本困扰居民十余年的“臭水坑”,经过街道、社区多方的持续攻坚、系统治理,终于实现了从“民生痛点”向“安全港湾”的完美蜕变。
丰西南里平房区位于丰西社区南部,始建于1965年,是丰台西站、电务段等十余家铁路单位共建的职工宿舍。“以前一到夏天窗户都不敢开,味儿大、蚊子多。下雨天更糟心,大坑积水能流到院里,真是苦不堪言。”一位老住户的回忆,道出了丰西南里平房区居民多年的窘境。
由于建设时期实行“单位自建自管”模式,该区域始终未能纳入市政排水系统。居民生活污水与雨水长期依赖南侧一处土坑自然排放,随着人口逐渐增多,这个原本用于清洁罐车的土坑逐渐沦为臭气弥漫、蚊蝇滋生的“污水池”,雨季更是成为内涝重灾区,周围民房进水,不仅存在着环境卫生问题,更是给社区居民带来了安全隐患。
面对丰西南里大坑这一长期困扰居民的治理难题,看丹街道及丰西社区始终将保障群众安全放在首位。丰西社区专门成立了防汛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汛期24小时在岗在位值守,到丰西大坑进行专项检查,对防汛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进行调度。每当遇到大雨、暴雨预警天气,丰西南里17排低洼院落居民都要及时疏散转移。
为了能根治这一历史顽疾,看丹街道展现了坚定的治理决心。2024年,看丹街道牵头实施两项改造,一举破局,将大坑直径扩大6米,深度增加2米,新增南侧排水线路,同时在设备上更换抗堵塞水泵,优化排水管线布局,提升了蓄水量,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污水直排的问题。2025年,看丹街道协调市政部门建设一体化泵站,将污水接入市政管网,实现雨污分流,彻底解决黑臭水体问题;大坑深度再加深2米,彻底清淤并新建水下泵站;坑壁铺设透水砖,兼顾防渗与生态功能。至此,大坑蓄水量提升1倍,排水效率显著提高,有效解决倒灌问题。
在治理过程中,看丹街道始终坚持系统思维,将大坑改造与社区整体提升相结合,多部门联动,社区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形成“工程+维护”长效机制。今年汛期,丰西南里没有再出现严重内涝,民房进水风险基本消除,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此次改造惠及整个社区,饱受排水不畅、雨水进屋困扰的丰西南里17排居民感受尤为深刻。家住17排1号的王凤荣大姐说:“这次大坑改造,深度宽度都增加了,一体化泵站、新的抽水泵让南里防汛形势一片大好,现在终于不用再担心雨季雨水进屋,生活安心多了。”这番朴实话语道出了居民们的共同心声,也成为对基层治理工作的最好肯定。
未来,看丹街道将继续完善长效机制,主动担当,科学施策,确保治理成果惠及于民,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附件: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技术服务热线:010-87016810
技术服务邮箱:ftzwjxxgkk@mail.bjft.gov.cn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