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委副书记、区长张艳林:
丰台区是首都中心城区,有畅达八方的区位优势。北京丰台站、北京南站、北京西站三大火车站客流量占全市75%,连通国内31个省级行政区;丽泽城市航站楼是全市唯一“五线换乘”交通枢纽,建成后可实现23分钟直达大兴国际机场。丰台是首都高品质生活服务供给的重要保障区,新发地批发市场承担了全市80%农产品供应任务,年交易额超过1300亿元。丰台已经成为人流、物流、商流交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之地。2025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4.2亿元,同比增长5.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0亿元,同比增长14.2%。
近年来,丰台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融入和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大局,全力以赴守好首都前院、扮靓城市门户、打造文化客厅、构筑生态屏障、共建幸福家园,在“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六个维度协同发力,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发展潜力加速释放,发展机遇更加广阔。
一、集聚完备的产业发展要素,加快建设“创新丰台”
一是产业空间充足优质。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到2035年丰台区有建筑规模增量3500万平方米,占中心城区建筑规模净增量的62%。其中,产业空间达2400万平方米,丽泽金融商务区、中关村丰台园、南中轴首都商务新区、永定河以西地区布局优质产业空间超过1500万平方米,为创新资源、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承载。
二是创新生态多元融合。我们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扩容行动,国高新企业达到37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2家,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17家,国家级、市级科技创新平台超过300家。实施科技企业筑基行动,上半年新增科技型企业9975家,同比增长2.3倍。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积极布局低空技术、智能医工、人工智能等新赛道,现有低空核心重点企业200余家,挂牌成立中关村(丰台)低空技术产业园;建设天坛智能医工产业园,布局脑科学、口腔医学等八大细分领域;集聚人工智能重点企业150余家,垂类大模型中标数量全市第二。
三是营商环境高效便利。我们实施“倍增计划”和“发展伙伴计划”,携手88家链长单位、809家发展伙伴,合力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十二条”,落地全市首个“外籍人员简化流程注册企业”场景,外资企业最快1天完成注册登记。全区市场主体超过23.8万家,今年1—8月新设企业超过2.85万家,同比增长136%,增速全市第一。
四是重点功能区快速发展。丽泽金融商务区作为新兴金融产业集聚区、首都金融改革试验区、北京国际法商融合示范区,楼宇出租率达86%,入驻企业1374家,其中金融、科技、商务服务类占比超80%;税收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中关村丰台园被纳入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注册企业近2.4万家,科技类企业占比55%;上半年总收入近2500亿元,在中关村一区十六园中排名第三。南中轴地区加快打造展示国家形象和中华文化自信的代表地区,中央芭蕾舞团业务用房扩建项目将于年内亮相,国家自然博物馆新馆、首都规划展览馆加快开发建设,国家博物馆南馆、中国地质博物馆等一批国家级重大文化设施加速落地;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提升、产业转型等领域重大项目62个,总投资超750亿元。永定河以西地区成为承载首都功能新的前沿阵地,以“两园一河”联动发展战略为牵引,7个项目纳入启动区项目清单,投资额占“两园一河”启动区项目总投资额46.5%;围绕园博园规划建设18万平方米花园总部,加快构建产研融合科创湾区。
二、构建扎实的民生保障体系,加快建设“宜居丰台”
一是建造居民满意的“好房子”。我们深入实施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去年以来启动两批9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总投资1053亿元,项目数及投资额均居全市第二;“十四五”期间完成102个、近3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4.8万户。将保障性住房纳入“好房子”标准体系,统筹使用功能、居住体验、新技术应用,让群众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优居”。
二是营造街坊喜欢的“好街区”。我们着力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建成72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纳入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开展“丰彩城市艺术季”系列活动,在26个街镇、3个园区开放“集中连片创作街区”,持续提升公共空间艺术魅力。开展街镇“向群众报告工作”创新实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生态。
三是提供群众需要的“好服务”。我们实施基础教育、卫生健康“强基工程”,构建13个学区、24个教育集团,覆盖95%以上中小学,人大附中园博园校区加快建设,北京第五实验学校、北京十一学校中堂实验学校等一批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落地;2025年全区高考本科上线率92.1%,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依托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口腔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成立数智医药大健康产业基地,构建6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为群众提供一体化、网格化、连续性医疗服务。持续完善“老老人”“小小孩”服务,累计建成15个街镇级养老服务中心、304个养老助餐点,普惠托育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
三、营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加快建设“美丽丰台”
一是持续擦亮生态名片。我们坚持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连续提升,成为全市首个非生态涵养区的“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今年1—8月全区PM2.5累计浓度降至27.1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5.3%。全区森林总面积超9400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8%。河西地区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园博园、北宫国家森林公园、千灵山公园等优质生态资源;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形成万亩集中连片景观体系,正在建设3307亩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点靓凉水河”南中轴先行启动段、石榴庄段精彩亮相;持续推进永定河流域生态治理,建成13公里亲水绿道,串联沿线五大公园,形成360公顷高品质蓝绿空间。
二是加快“花园城市”建设。我们利用城市边角地见缝插绿,打造“金角银边”359处。建成“乐学公园”33个,让绿色空间成为“生态育人”的实践基地。统筹花卉产业和城市发展,建成北京花卉交易中心,与全国8个城市成立“总部+基地”花卉产业创新联盟;利用花卉文化装点城市面貌,打造北京首个“花街夜市”,开展“家庭园艺嘉年华”等特色花事活动,草桥街区成为全市首个花园城市全场景街区。
三是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我们坚持向“绿”而行,发布绿色发展十大行动,加强工业、能源等多领域协同治理和绿色转型升级。“十四五”期间全区新开工绿色建筑面积达1451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面积超195万平方米;并网投运公共充电场站349座,电动汽车公共充电设施服务半径显著优化。
四、筑牢稳固的城市安全基底,加快建设“韧性丰台”
一是科学绘就城市安全发展蓝图。我们坚持规划引领,实现31个街区控规编制全覆盖,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协同治理等多个维度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持续完善规划实施动态维护机制,形成覆盖全域的实施项目库和规划“一张图”,确保规划始终贴合城市安全和发展需求。
二是不断完善城市安全硬件设施。我们着力优化交通出行环境,“十四五”期间开通道路(路段)94条、101公里,区域路网密度提升3.5%,完成道路疏堵及大修工程45项。深入实施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更新老旧供热管网1105公里;供水管线、污水管线、再生水管线总长度分别增加8.9%、7.6%、9.4%,为城市安全平稳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稳步提升城市安全治理水平。我们持续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建筑施工、电动自行车、平房区等领域深化专项治理,在全国首批试点推广企业内部安全监督检查机制,为每个街镇配备“安全责任师”专家,推动问题精准识别、隐患及时消除。在全市率先推动农村自建房投保安责险试点工作,限额封顶提升至4000万元,更大限度提供理赔保障。
五、传承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快建设“文明丰台”
一是赓续红色文化血脉。我们围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高质量完成抗战主题片区核心区保护提升,实现“抗战馆—卢沟桥—宛平城—抗战雕塑园”一体化运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主题展览参观人数突破75万人次。实施卢沟桥文物保护修缮及亮化美化,成功举办“胜利之光”亮灯仪式。积极推进“宛平博物馆之城”建设,打造文旅融合、古今辉映的活态博物馆聚集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完成基础设施优化和智慧导览升级,更加生动呈现不屈不挠民族精神。坚持红色基因铸魂、实干行动筑基,打造“长辛先锋”党建品牌,用党员干部“辛苦指数”换来群众“幸福指数”。
二是充分激发人文活力。我们挖掘文化潜力丰富消费新场景,举办首届“文旅休闲生活集”、水岸国际艺术节等主题活动,长辛店老镇“国潮时尚街区”全面开街,全国规模最大京东MALL成为文化潮购新地标,连续3个月京东线下店销售额全国第一。成功举办2024年北京中秋国庆彩灯游园会和2025年京彩新春彩灯嘉年华,灯会规模开创北京灯会历史之最。成立全市首个戏曲文化联盟,连续举办八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彰显传统文化独特魅力。
三是营造良好社会风尚。我们持续筑牢“大气、硬气、锐气、和气、雅气”的强大精神内核,发布“感动丰台”十大人物,选树“丰台好人”1145人,汇聚永善丰台正能量。因地制宜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455个,开展“文明丰台365直通车”宣讲等群众性活动,把关怀与便利带到群众身边。充分发挥“四路通”“北方的红星”等志愿服务队作用,构建志愿服务品牌矩阵,用行动传递文明新风尚。
六、优化精细的城市治理模式,加快建设“智慧丰台”
一是智慧政务更加便捷。我们加强智慧决策平台建设,汇聚重点区域、应急调度等多维场景数据4.5亿条。建成数据应用创新中心、北数所丰台数据要素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数据要素服务。以技术创新优化群众办事体验,建成“互联网+政务”一网通办平台,推出“丰小政”数智助手,率先将DeepSeek应用于政务领域,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
二是为民服务更加贴心。我们以党建引领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模式,在全区383个社区建立为民服务“先丰站”,在重点园区、商圈、楼宇建成15家营商服务“先丰港”,为居民和企业提供党务、居务、人才等领域综合服务。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丰铃行动”,出台物业管理、停车管理等行业问题工作指引,接诉即办8月考评进入全市优秀档次。建立“民生项目池”机制,完成597项清单任务,加快构建“民声速应、难题速解、长效惠民”服务新格局。
附件: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技术服务热线:010-87016810
技术服务邮箱:ftzwjxxgkk@mail.bjft.gov.cn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