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要闻
116座公园变课堂 超五万名学生参与跨学科课程 乐学公园打造新域新质教育“丰台方案”

日期:2025-11-05 18:00    来源: 区委宣传部

字体:     


摄/原梓峰

暑假的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内,蝉鸣绕着浓荫转,生活在自然中惬意得刚好,十一学校丰台中学的许润一和她的组员们的“课题”仍在继续——手中那份双语导览图的“停车场”英文翻译,他们觉得还能更地道。 

“我们连这个翻译都改了三次了。”许润一指着图纸,眼里闪着追求完美的光彩。她和同学们化身“湿地侦探”,为了一个图标、一段比例尺反复踏勘、修改。这份执着,让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变成了严谨求实的课堂。“现在看到游客用我们设计的地图,特别自豪!” 

在丰台区,有超过五万名像许润一一样的学生。他们的课堂,散落在全区116座公园里。

“乐学公园让我明白,学习不止在教室”

北京十二中学生李文博在乐学公园中找到了“主人翁”的感觉。“今年3月参加庄怡乐学公园意见发布会时,我把同学们的设想跟居民沟通,看着公园设计融入我们的建议,特别有成就感。”他还和伙伴们利用假期调研多个乐学公园,撰写“关于构建北京市‘公园+课程’融合推广机制的提案”,参与北京市模拟政协展示活动。在学校中草药种植课程里,他和同学检测土壤、提取薄荷纯露送给居民;在鸟类习性观察课程中,树立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乐学公园让我明白,学习不止在教室,还在与自然、社区的互动里。” 

“最开始担心孩子去公园‘玩心重’耽误学习,现在才知道,这是最好的成长课堂。”丰台一小五年级(6)班学生家长笑着分享,孩子负责番茄苗后,不仅会主动琢磨防风支架,用反光板帮背阴番茄补光,还在翻土时研究出“45度铲土法”。更让她暖心的是亲子关系的变化:“我们一起用废旧塑料瓶做定制款浇水壶,查资料尝试蒜黄菠菜套种,孩子会跟我分工、分享想法,我们成了一起探索的‘小伙伴’,再也不是以前的‘闷葫芦’了。”

“京铁微花园现在是学生最爱的‘活教科书’”

“乐学公园不是简单的绿地,是我们用‘四新’理念打造的无边界生态课堂。”丰台区东南和学区主任王瑛琨介绍,学区将东高地航天科技与南苑湿地生态资源融合,让知识串联成网——钱学森中学学生用航天系统工程思维设计“鸟类智能监测站”,北京教科院丰台学校学生在槐房再生水厂湿地化身“城市水系工程师”,测算碳汇能力并撰写“韧性社区建议书”。“我们还构建了成长可视化评价体系,学生在‘湿地小卫士’项目中的探究力、创新力,都会成为‘看得见的素养’,真正实现教育生态化。” 

丰台五小校长李健则用“边角地变课堂”来形容学校的实践。“正阳桥头1.32公顷绿地和850平方米京铁微花园,现在是学生最爱的‘活教科书’。”他举例,四年级学生化身“小小规划师”,在绿地改造中预留种植区与“祖孙交流角”;京铁校区“微花园”里,科学课观察植物向光性,数学课在花丛边测量,甚至还联动专业人士标注“植物身份证”。更让他欣慰的是,学生还成了“社区需求观察员”,发现桥头绿地近六成访客是老人后,主动研究“夏不坐木、冬不坐石”的适老需求,设计符合老人习惯的公园座椅,“家校社共治联盟让公园成了连接社区的纽带,邻里因绿地结缘,教育也有了烟火气。”

“33所试点学校全域覆盖,让教育空间真正走出围墙”

这些变化,源于3月份的“北京·丰台乐学公园创建推进大会”。会上,丰台发布《丰台区创建乐学公园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试行版)》,提出以“教育+公园+治理”为核心,宣布首批33所“校·园结对”试点学校名单,宣布10个精品乐学公园名单和“丰台乐学公园创建工作启动”计划。

数月以来,全区116座公园系统化变身“立体教科书”,构建起“乐学园地、乐学公园、精品基地”三级网络。14个部门与50人专家库协同共治,形成“政府统筹—部门联动—学校主责—社会参与”新格局,成为“新域新质教育”的生动典范。同时,目前全区已开发超130门跨学科课程,开展超300场实践活动,参与学生逾5万人次,这也标志着“乐学公园”迈入了课程标准化、体系化实施的新阶段。

“在覆盖规模上,我们实现了33所试点学校全域覆盖,联动453.6公顷公园绿地构建‘园地—公园—基地’三级网络,让教育空间真正走出围墙。”丰台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说。 

丰台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曲兆军表示,未来,丰台区将紧抓“新域新质教育”机遇,沿三大路径系统推进:让教育更智慧,通过构建智能化平台与数据驱动,实现个性化教学支持;让城市更美好,持续深化“乐学公园”并推动“公园+”模式向更广领域延伸;让人生更出彩,以课程专业化、运营可持续化、平台智能化、品牌国际化为抓手,将丰台建设成为“学习型城市”标杆,推动“乐学公园”从区域实践迈向具有国际视野的教育品牌。 

“我们坚信,‘乐学公园’将身边的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孩子们面向未来的成长力——这,就是我们城市与教育真正的‘金山银山’。”曲兆军说。(记者 蒲长廷 姜欢 谢麒)

附件: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技术服务热线:010-87016810
技术服务邮箱:ftzwjxxgkk@mail.bjft.gov.cn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