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旁听庭审,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也对相关法律法规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前来参加旁听的丰台区国资委工作人员王培军说道。
警示教育是丰台区开展纪律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2018年,丰台区纪委区监委坚持巩固和发挥“五位一体”教育格局作用,以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笃实的行动,通过“学”廉、“示”纪、“访”心等方式,让纪律教育刻在心间、落在行动。
“学”廉 让党纪法规入脑入心
2018年,丰台区纪委区监委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开展“送纪律下基层”主题活动。组织班子成员及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以《中国共产党章程》、《监察法》、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为主要内容,结合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活动,为所在社区(村)及驻在单位党员和监察对象讲党课。组织廉政宣讲团,持续开展廉政巡回宣讲,先后走进卢沟桥乡、王佐镇、花乡等基层社区、村,用一个个身边的案例和故事,将《监察法》和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法规要求送到党员干部和监察对象身边,实现纪律教育无死角、全覆盖。
以知识测试的形式检验学习效果,让纪律约束成为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2018年11月16日,一场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知识竞赛决赛在丰台区青少年剧院举行。经过系统推荐、初赛、复赛等环节的层层选拔,成绩优秀的10支代表队进入了此次知识竞赛决赛。在《丰台报》、廉洁丰台微博、微信刊登测试试题,全区10余万党员干部和监察对象参加测试,实现全员“学”廉,让党纪法规入脑入心。同时,将《中国共产党章程》、《监察法》、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法规纳入区委党校主体班次课程,全年11个主体班次的847名党员干部走进党校,系统地接受党纪法规教育。
“示”纪 让典型案例警示一方
按照审查调查开展到哪里,警示教育就跟进到哪里的要求,丰台区纪委区监委制定关于在全区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规范警示教育形式,明确实施主体、责任部门和活动频次。将《忏悔录》《清风北京——北京市正风肃纪教育片选集》等警示教育教材作为党校主体班次必修内容。同时,通过制作警示教育片、庭审旁听、法官讲法等警示教育活动,及时将发案对象转化为“鲜活教材”,发案领域转化为“重点教材”,发案原因转化为“预警教材”,警示教育由远及近、由虚变实,达到“查处一起、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的目的。
与此同时,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增强警示震慑作用,利用“晓月清风”网站、“廉洁丰台”微博、微信等平台,共通报曝光案件34起,涉及36人。通过曝光,释放全面从严治党的强烈信号,营造不敢腐的氛围,警示大家绷紧“廉洁弦”,把好“廉洁关”。
2018年底,区委组织召开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对2018年查处的28名违纪违法党员干部点名通报,用一个个典型案例告诫广大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坚守纪律“红线”。
“访”心 让纪律教育更有温度
“受了处分以后,在单位都抬不起头来,老觉得别人在我背后指指点点。”王佐镇被回访人员王某在回访谈话时向镇纪委书记高建忠说出了自己心底的话。
高建忠听完后,一方面安抚他的情绪,另一方面针对他所犯错误的性质和原因,带着王某一起逐一进行分析。通过多次谈话交流,打消了他的思想负担。
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丰台区纪委区监委出台《对受党纪处分党员回访关爱制度(试行)》规定,明确对受到留党察看处分以下的党员,在处分影响期内开展回访关爱教育,全面掌握被回访人员在纪律处分执行期间的思想动态、工作学习表现和生活现状,帮助他们深刻分析导致违纪问题发生的思想根源,找准“病根”精准用药。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重树信心,再踏征程。
“受到处分,心理压力还是很大的,但通过与组织的交流,我明白了自己犯错的根源,也让我重新找回信心。其实纪律教育也是有‘温度’的。”王某在最后一次和高建忠的谈话中说道。
在回访结束后,回访工作人员对被回访人员的思想状况、工作表现和整改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并填写回访档案,如实记录被回访人员的现实表现情况。这些回访情况将会作为恢复党员权利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民主评议党员、干部考察和考评的重要依据。
下一步,丰台区将把受政务处分的监察对象纳入被回访人员范围,开展回访关爱教育,修订完善回访关爱制度,帮助受处分党员干部重拾信心,找回初心,努力做好纪检监察的“后半篇”文章。XFTB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