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革命”让百姓得到了实惠。“以前的厕所都是旱厕,夏季蚊蝇飞舞,脏得难以下脚。”家住长辛店街道东山坡社区的张凤兰阿姨回忆,“现在的公厕都是水冲式的了,比以前干净多了,还有固定保洁员打扫,住在这幸福感都提升了。”
出实招见实效,加速“厕所革命”进程
“小厕所关系着大民生,‘厕所革命’势在必行,我们要通过‘厕所革命’带动丰台区整体环境卫生的改善,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提升。”区城管委工作人员介绍。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公厕硬件设施差、环境脏乱、异味突出、冬天寒冷、夏天闷热等问题,2018年,我区已经集中完成了60座公厕的升级改造。但在一些背街小巷、平房区仍沿用传统的旱厕,经过前期摸排,我区共有旱厕544座,通过实地查看,确定已没有使用需求可以拆除销账的167座,剩余377座旱厕将在2019年全部进行改造,预计今年底消除全区范围内旱厕,实现公厕等级达标率100%。
区城管委介绍,我区将针对有条件接入水电、设置化粪井及接入污水管网具备改造条件的旱厕,改造升级为水冲公厕;针对部分平房区胡同内分布数量较多、房屋主体破损严重且场地限制不具备直接改造条件的旱厕,进行整合就近移址重建;针对目前已启动拆迁并有滞留住户地区、部分无水电接入条件的平房区旱厕进行拆除,在适宜位置新设置移动公厕解决如厕问题。
接诉即办,创新技术减少污水产生
“‘厕所革命’的根本还是群众满意,由群众说了算,群众哪里有诉求,哪里就有响应,就积极帮群众解决如厕难题。”区城管委工作人员说。
“我们家门口的厕所能不能帮忙治理一下,夏天即使待在屋里关上门都能闻见呛鼻的味道。”去年8月区城管委接到了来自东山坡二里6排张宏宇的诉求。经过现场勘察,区城管委和长辛店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犯了愁,张宏宇所说的这处旱厕位于长辛店街道的平房区内,四周都有住户,最近的一户窗户距离厕所不足一米。这里属于市政排水管网未覆盖的地区,而且地形复杂、道路狭窄,抽粪车无法进行常规作业,改造难度大,经过区城管委与长辛店街道、居民代表的共同协商,最终决定利用真空排导技术进行改造。也就是说每次冲水只需要500ml,大大降低了粪水产生量。
今年8月初,改造完成后的公厕正式投入使用,“我在这住了三十多年,原先宁可忍着都不愿意去家门口这厕所,现在可大变样了,干净卫生也没味儿了,夏天连蚊虫都少了。”张宏宇在回访时频频竖起大拇指。
在“厕所革命”改造过程中,区城管委还因地制宜、创新方式,使用了“气水冲”、真空排导等节水便具,运用低能耗加热保温技术、低位抽排和新风技术、节能照明等,为“厕所革命”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部门联动、乘势而为,扮靓城市风景线
“在‘厕所革命’推进过程中,我们还与属地协作,建造了一座绿雕公厕,除提供如厕的基本功能外,对外观进行美化设计。”区城管委工作人员说,“下一步,我们还会继续探索部门联动新模式,与属地街道一起扮靓城市风景线。”
南三环外的草桥地铁站东北口附近,有一座长满了各种花草的绿雕公厕,公厕四边外墙和房顶上设计出大小不一的方形格子,红白海棠、红绿五色草、佛甲草等颜色各异的花卉种植在每个方格里,在公厕四周建成了四面立体花墙。“这是我们村和区城管委共同设计的公共厕所。”
草桥村村委会副主任刘宝杰告诉记者,“因为这个位置人流客流比较大,公厕主体完工后,我们一直希望能在外观设计上突出一下草桥的特色。”
“第一次见到这么漂亮的公厕,大家都得爱惜着用,上厕所更要讲文明。”居民刘大爷路过时自豪地对记者说。
完善精细管理,免除百姓后顾之忧
公厕改造不是简单盖个厕所,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重在环境治理,重在精细化。怎么解决臭味问题、怎么实现污水收集、污水怎么消纳、后期怎么维护管理,需要一并统筹考虑,最终实现“厕所革命”的目标。
“公厕建好、改造完仅仅完成了三分工作,后期的运行维护才是核心,公厕的服务水平是百姓更加关心的问题。公厕改造完成后,我们聘用专业保洁队伍,每天7:00—21:00间进行巡回保洁,加强公厕的日常管理,保证保洁员数量和保洁频次。”区城管委工作人员说。
“厕所革命”是为了群众,只有从群众的立场和角度出发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厕所革命”涉及千家万户,群众是使用者和受益者。开展“厕所革命”政府是主导,群众是顾客和考官。只有让群众满意,才能把这场革命进行到底。XFTB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