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握“指挥棒” 为责任加码
无堆物堆料、无民宅商用、无违章建筑、无外扩护栏……阳光星苑社区属于棚改安置房社区,居民户数2881人,常住人口6300人。2015年7月阳光星苑社区筹备处进驻小区,2016年9月社区党委正式成立。不论是商品房小区还是老旧小区,能够贴上这“四无”标签都是实属不易,而阳光星苑社区得益于在成立之初就与小区物业“立规矩”:损害居民利益的事情坚决零容忍;为谋取私利搞特殊的坚决零容忍;面对居民诉求物业不得推诿扯皮,坚持“一把尺子、一视同仁、一心为民”的工作原则。
阳光星苑社区依托党建协调委员会,主动为居民“代言”, 以党建引领,变“各司其职”为“组织统领”,着力做好棚改安置房居民服务管理工作。小区居民从入住阶段就形成社区、物业、开发商、派出所等部门联合办公工作模式,制定入住方案、商讨办理程序、提供办公场所,加强业务培训、各部门配合协调、理清思路、理顺流程,“一站式”为居民提供服务。
“物业面对房屋中介公司进驻小区、开门脸房做商铺等这些商机时也曾摇摆不定,但社区党委坚持原则,牵动社区居民利益的事情一定管,把道理讲在前,权衡利弊,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发生,最终实现了1+1>2的倍增效应。”阳光星苑社区党委书记薄英说。
搭好“服务台” 为矛盾“卸力”
为督促物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区共治共建,阳光星苑社区启动“社区吹哨、物业报到”工作机制,将社区工作例会作为“物业报到”的平台,召集小区物业公司参会报到。薄英介绍,通过“物业报到”工作机制,架起了社区和物业之间的桥梁,小区的大事小情及时与居委会沟通,快速解决问题。同时,接受属地社区指导,可以避免物业出现不作为的情况。有了这样的工作机制,很多问题都能第一时间被发现,甚至是“未诉先办”。
日前,阳光星苑小区6号楼1单元9层一住户因家中漏水拨打12345市民热线进行反映,社区接到派单第一时间现场核实情况,吹哨物业当天中午就联合排查漏水点,因为漏水点比较隐蔽,经过反复排查,始终锁门的11层成为检查重点,恰巧业主外出需要八九天回京,9层的住户心急如焚。经过了解,11层业主的父亲居住在大兴旧宫,在征得对方同意的情况下,社区和物业工作人员直接开车将其从旧宫接到阳光星苑,在排查中发现11层业主家的冷凝管损坏,在紧急抢修后,社区和物业又将老人送回旧宫家中。
社区党委引领物业公司、辖区单位,把力量凝聚在一起,在一次次为民办实事中,社区与物业之间形成了“资源共享、联系密切、信息互通、协同发力、齐抓共管、共促和谐”的工作格局,铺就了服务群众的“快车道”。XFTB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