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有优育
Ready Baby早教中心创设艺术、音乐、运动、夏令营等多种课程,专注于为怡海花园社区内0-3岁儿童及家庭提供高品质的早期教育课程和早期教育服务。
2.学有优教
怡海花园社区实现了“社区办学校”的设想,在家门口就能满足0-100岁业主获得多元教育、终身教育的需求,成为北京教育社区第一品牌。
3.劳有多得
怡海花园社区聚焦社区的“职住平衡”,扶持“家门口创业”,构筑门类齐全的“一刻钟社区服务圈”,服务周边近5万人,成为北京市生活性服务业示范街区。
4.病有优医
怡海花园社区与天坛医院、北京丰台医院建成紧密型医联体,开通绿色就医通道,保障居民医疗服务。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999急救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急救医疗服务。
5.老有优养
探索建立以“机构养老、日间照料、居家养老”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全方位养老服务。怡海社区老年大学,开设合唱、声乐、书法、朗诵、绘画、瑜伽、舞蹈、电子琴、摄影等27门教学课程。
6.住有宜居
怡海花园社区坚持1:1的车位配套,并建立三个大型中心广场、1个约4000平方米的人工湖,保证社区绿化率达47%以上。配备社区警务站、微型消防站,实行24小时治安巡逻,让居民生活得安心、居住得放心。构筑门类齐全的“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品牌连锁率达65%,服务周边近5万人,成为北京市生活性服务业示范街区。
7.弱有所扶
怡海花园社区将职工食堂改造成为社区餐厅,并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特质及营养需求,专门设计提供口味清淡、营养均衡的简餐。老年人可凭借老年卡享受专属优惠,社区餐厅也会为行动不便的独居老年人提供送餐入户服务。
本报讯(记者 林瑶)“我是今年初回国的,选择留在国内发展一切都存在着未知,但是怡海花园社区给予我很多包括政策解读、创业方向的帮助,住在这让我很踏实。”在怡海花园社区服务站的为侨服务专岗办理登记的刘先生告诉记者。
今年十月,全市首个“侨之家”社区落户丰台区新村街道怡海花园社区,市侨联主席荣洋介绍,创建“侨之家·怡海社区”是落实中央部署和市委“七有”“五性”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参与和服务北京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中心工作,与侨联“侨之家”和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探索“侨之家”示范社区建设新路子,为提升北京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贡献侨界力量。
创新为侨服务特色,以侨建促社建
“我们社区有常住居民7890户,人口2.88万人,其中归侨侨眷、留学人员家庭500余户,近2000人,是目前丰台区最大、侨界人士最多的社区。”怡海花园社区主任姜琳娜说,“我们先后成立了侨联志愿服务队伍,下设侨联艺术团等5个小队,开展多种文化文艺活动,目前注册志愿者达100余人;法律志愿服务小队,开展普法教育,加强涉侨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为涉侨群体答疑解惑、提供咨询服务,调动律师专业力量为侨服务,保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和海外侨胞在国内的正当权益;红娘宋大姐志愿服务小队,定期提供红娘服务,解决侨界子女和归国留学人员的婚嫁难题。”
怡海花园社区作为我区侨界人士最多的社区,坚持共商共建、共建共治、共治共享、共享共和的理念,整合社会资源为归侨侨眷提供优质服务。成立怡海花园社区侨创空间,为新侨和留学生回国创业者、自由职业者及飞速发展的新兴行业提供政策咨询、资本服务、创业辅导、创业培训等多元化服务。此外,在社区服务站里增加为侨服务专岗,政府为侨服务进入社区。
除了用心用情用功服务侨眷,怡海花园社区以侨建促社建,充分调动侨眷参与社区工作的积极性。1999年搬到怡海花园社区的张安业爷爷的孙子在日本工作生活,“我去看望孙子时,对日本社区周末组织居民做义工,清理楼道、垃圾分类等活动很感兴趣,觉得也可以在我们社区效仿这种制度做法。”张安业爷爷说。
“像张安业爷爷一样,越来越多的侨眷将他们在国外学习到的社区治理方法反馈给我们,跳出约定俗成的固化思维,扩宽了我们的管理思路,从而更好地为侨眷、为群众服务。”姜琳娜说。
张安业爷爷用一首自创诗表达了对怡海花园社区、对侨之家的信心,“从今侨眷有归属,侨之家里人更亲。党建引领带侨建,侨眷献策本初心。侨创空间蓝图绘,怡海侨联日日欣。”
打造“七有”“五性”侨之家怡海样本
怡海花园社区精细化、人性化服务构建起完善的为侨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归侨侨眷和社区居民多样化需求,增强了归侨侨眷和社区居民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努力将怡海花园社区打造成为符合“七有”“五性”目标的幸福家园社区样本,被归侨侨眷和社区居民誉为“温馨家园”,被市侨联评为首批“侨之家”示范单位,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宜居小区”。
“我们怡海花园社区周边的环境、交通、购物都非常便利,除此之外最让我受益的是怡海的教育。”在怡海花园社区居住了近17年的侨眷石天庸奶奶说,“我的外孙女已经毕业于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她的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在怡海念的,在怡海她学到了扎实的基础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里的教育水平完全不逊于其他重点学校。”
姜琳娜说:“怡海花园社区真正实现了‘社区办学校’的设想,在家门口就能满足0-100岁业主获得多元教育、终身教育的需求,成为北京教育社区第一品牌。”
怡海花园社区内先后建立了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怡海分校、北京市第八中学怡海分校、北京市第八中学怡海分校国际部、北京市丰台怡海幼儿园、北京市丰台怡海幼儿园国际园等5所基础教育校舍以及6家大型教育机构,基础教育在校生超过4000人,为社区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人群的教育需求提供多样化选择,解决了学前、基础教育上学难、上学远的问题。
新村街道工委副书记李永斌介绍,除基础教育外,怡海花园社区老年大学作为全国第一所由外商投资兴办的社区老年大学,开设合唱、声乐、书法、朗诵、绘画、瑜伽、舞蹈、电子琴、摄影等27门教学课程,现有在校学员600多名,已经成为为辖区广大老年人提供“老有所学、老有所获、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综合性大学。其中,由学员们组成的怡海社区侨联艺术团,常年活跃于北京市、丰台区、新村街道和怡海花园社区,成为文化建设大繁荣、大发展的一支骨干力量。
“儿子在国外打拼几十年,我就想着手工做一些有中国特色的礼物送给他,看到老年大学有国画课,立马就报了名,今年寄给儿子的是一幅国画牡丹,寓意着祖国的国花,也寄托着思念。”石天庸奶奶谈及在老年大学学习的初衷时说,“我在老年大学跟专业老师学习了书法、电子琴、国画,让我最感动的是这里的马老师、周老师无论严冬酷暑,都会亲自把学员送到门口,让我感受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温暖。”
“我已经把户口从西城区的百万庄迁到了怡海花园,石头离不开怡海,怡海也离不开石头。”石天庸奶奶对住了十几年的怡海花园社区有说不清的感情,儿子每次探亲回国,她都会带着儿子在社区走一走,看看便利的生活、优美的环境、热情的邻里。“让儿子看到我在这里生活得很快乐,他也能放心。”石奶奶说。
XFTB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