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古老而寂静的永定河畔,有个千年古镇——长辛店,和长辛店一桥之隔,则坐落着一家具有光荣革命历史传统的百年老厂——中车北京二七机车有限公司(北京二七机车厂),不少北京人习惯称之为“二七厂”。《长辛店》一书以“二七厂”为创作环境,以时间顺序为经,以三个家族三代人的爱恨情仇的故事为纬,为我们编织出一幅浩繁的历史画卷。近期,《丰台报》将节选部分内容与读者分享。
【上部】北方红星
一、楔子
1901年深秋,与千年古镇长辛店隔着一个山坡的三合庄突然来了一伙人,身着各色服饰,让人惊诧的是,他们还带来了各种稀奇古怪的物件,一边忙着丈量土地,一边支搭帐篷,原来官府要在这里破土建厂。
早在年初的时候,官府就曾派人来,圈起好大一块地,说是要从卢沟桥那边迁过来一个工厂。原来,卢保铁路卢沟桥机厂在两年前闹拳匪(义和团运动)的时候,被一把火烧毁了,官家本考虑就地重建,可一来地方狭小,不便于今后发展;二来资金费用同样也不少,那就不如择地重建,于是依托千年古镇建造新厂的方案便得到批准。
工地上难免有些看热闹的人,其中有个二十七八岁的精壮汉子,长得身材魁梧、浓眉大眼,他的怀里揣着一小包红糖,那是给将要临盆的老婆陶李氏买的,他叫陶一丁,年纪虽不大,但已是一儿一女两个孩子的爹了,如今老婆那个“争气”的肚子马上就要产下另一个讨饭鬼,这倒霉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
“老乡,想不想进厂做工呀?来吧,反正比种地强,只要干得好,还能提升为工头。”有人热情地和陶一丁打着招呼。陶一丁慌乱得直往后退。
“老乡,别紧张嘛,进了厂,我们就是伙友了,那……”
“一丁大哥,还愣着干什么?你家月娥嫂子生了。”一名急匆匆赶来的妇女冲陶一丁喊道。陶一丁仿佛才回过神来,他冲那人羞赧地一笑,之后便转身而去。
回到家,陶李氏已平安产下一子,怀抱着嗷嗷待哺的婴儿,陶一丁的心里喜忧参半。谁也不曾料到,这个在工厂动迁兴工当天出生,后来取名叫陶宗汉的男孩,却与工厂有着难舍难分的不解之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