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丰台·战“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7月10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郑福来:载誉前行 初心不改
  本报讯(通讯员 叶田)“卢沟桥是全民族抗战的爆发地。”7月7日下午,骄阳似火,晓月湖水平如镜,横跨湖面的卢沟桥上,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臂戴“宛平志愿者”的红袖标,面对“牢记历史 珍爱和平”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3周年纪念活动的直播镜头,将卢沟桥畔的那段抗战史娓娓道来:“我家住在卢沟桥西,到卢沟桥不足50米,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炮弹声差不多响了一宿,我的小伙伴被侵略者的炮弹炸死……”

  这位义务讲解员正是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89岁高龄的郑福来。出生于1931年的郑福来世代居住在卢沟桥桥西街,是83年前卢沟桥事变的亲历者,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卢沟桥镇镇长。他的义务讲解始于1951年,20岁的郑福来接待了美国记者爱泼斯坦,以见证人身份向他讲述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和当地民众的抗战史。将近70年来,郑福来坚持在卢沟桥上讲历史,“我为大家讲的都是我亲眼看到的,不是为了强迫大家去感受曾经的苦难,而是要告诉大家,这是真实的历史。”听他讲解的游客,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不管是谁,我都会据实讲述!历史就在那里,日本人必须承认曾经的罪行。”

  去年12月16日,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表彰了全国150个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450名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其中,郑福来获得表彰。这不是郑老第一次获奖,“时代楷模”“北京榜样”等诸多荣誉加身,这位老党员、老干部的初心却从未改变。刚刚获得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表彰的时候,郑老表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卢沟桥上讲历史,是我的责任和义务,我一定坚持到底,多活一天我就多讲一天,传承不屈的抗战精神。”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每天清晨,照旧从桥西头的家里出发,利索地迈过台阶,站在卢沟桥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上,为游客进行义务讲解,节假日游人多的时候,郑老在桥面上一待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一天得往返好几次。即使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只要有人听,老人戴着口罩也要坚持讲述:“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无数中华儿女不屈不挠、英勇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也洗刷了近代以后中国屡遭侵略的民族耻辱,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历史不能忘记,伟大的抗战精神是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一直传承下去,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横跨在晓月湖上,东西长266.5米的卢沟桥,是郑老为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执着坚守的“精神阵地”。湖水将老人的眼底衬得碧波盈盈,老人的心也如湖水般澄净,载誉前行,初心不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丰台·战“疫”
   第03版:丰台·战“疫”
   第04版:丰台·战“疫”
   第05版:丰台·战“疫”
   第06版:丰台·战“疫”
   第07版:丰台·战“疫”
   第08版:丰台·战“疫”
丰台区创新“十个一”工作方法 合力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落实落地见效
区城管委坚决打好疫情防控“立体战”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优化完善制度规范 全面提升接诉即办服务水平
毒贩指使他人停车场门口 藏毒后交易被判刑
郑福来:载誉前行 初心不改
丰台报丰台·战“疫”03郑福来:载誉前行 初心不改 2020-07-10 2 2020年07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