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区医保局紧急抽调郑毅和陈思汉两名职工,当日下午分别到岗两个医学集中隔离观察点支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我是中午12点接到的通知,跟父母报备后,做完工作交接都快两点了,两点半开培训会议,我就赶紧打车去了会场。然后直接去了隔离点,我到那儿都傻眼了,其他工作人员都是拖着行李箱去的,我啥也没拿。”陈思汉说着说着自己都笑出了声。
信息数据员主要负责数据收集整理统计工作,除此之外,如果发现数据对不上,还要去调查核实。
“我们隔离点被隔离人员较多,工作时间没有周六日之分,没有上下班概念,在电脑桌前一坐就是十七八个小时,不夸张地说吃饭没点、早7点晚凌晨1点已经是日常,感觉就是统计报表制作速成班,我从小白到大师只用了5天。”郑毅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凌晨1点回到休息的房间才有时间回复笔者微信,刚进隔离点时郑毅心里还是有些紧张的,但紧接着的高强度工作,让他根本顾不上紧张,全心投入到工作中。
陈思汉所在的隔离观察点也承担着相当大的工作压力,他说:“我们回到自己房间还要洗澡洗衣服,睡觉也得到两、三点了。早上八点要上报数据,所以我必须在早上八点前起来,再次核对一遍报表,然后上报。”当被问到工作中最难的是什么时,陈思汉告诉笔者是调查核实数据信息。例如做个问卷“是否有车停在新发地”,有人填了是,但核实后发现该人员以为只要车在新发地有历史停车记录都算,陈思汉就耐心地挨个人员去解释核实,是现在车停在新发地,而不是过往记录,然后更改问卷信息,重新进行数据汇总、制作统计报表。而这样的临时问卷报表,有时有可能一天两报、三报甚至更多。
虽然,郑毅和陈思汉接到的任务是在隔离点内工作14天,但是两人对于14天工作结束后是否直接离开也有自己的想法。“怎么说呢,我这个隔离点没有再进入新的隔离人员,如果我工作14天,咱们单位再派其他人来接替我,我觉得反而不方便,因为我已经熟悉隔离点里的工作了,其他人来了就得从头再学着做。我所在的隔离点再过一段时间会有大批的隔离人员解除隔离,这个时候换人反而不利于工作顺利开展。”陈思汉如是说。郑毅也表示隔离点里每一个情景都让人感动,这成为了他在这里工作的动力,让他更坚定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两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他们很清楚在隔离点里工作的风险和压力,但依然接下了任务,没有一丝退缩,他们说他们站出来就是医保人站出来,不能给大家丢脸。
作为隔离点里的信息员,郑毅和陈思汉是疫情防控的一个微小缩影,虽然在疫情下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像他们一样坚定地站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人还有很多。这样一群平凡的人,在这个不平凡的时期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用每天看似平常的工作,守护着大家的安全与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