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谈及参与志愿服务的初衷时,王焰宇说:“春节过后,我看到社区的工作人员在大门口值守,每天为居民查证、测温,挺辛苦的。学校一直也没开学,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为社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向社区党委书记申请参与防疫值守,就这样成为了一名社区志愿者。”
7月,得知社区正在招募垃圾分类守桶志愿者,王焰宇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由于白天要找工作,经过和社区协商,她将值守时间固定在早7:00-9:00,引导居民按照分类指引投放垃圾。对于不清楚如何分类的老年人,她会耐心地说明分类标准,传授一些分类诀窍,“通过一段时间值守,我发现老年人参与分类的热情都挺高的,有时候可能习惯性地把用过的纸巾扔到厨余垃圾里。只要我指出来,爷爷奶奶都会非常配合地分拣出来。”
垃圾分类更要从自家做起,王焰宇在家中厨房摆放了两个垃圾桶,并叮嘱姥姥、姥爷,绿色桶放厨余垃圾,灰色桶放其他垃圾,在家里提前分好,按照7:00-9:00、18:00-20:00的投放时间到桶站投放。夏季潮湿闷热的天气,加之蚊虫叮咬、气味难闻,让值守工作更为不易。但王焰宇仍坚持站好每一班岗,桶站周边遗撒的垃圾,她会随手用夹子捡起。看到居民过来倒垃圾,她也会主动走上前,帮助掀开桶盖,“有些人倒完垃圾就直接去上班了,我戴着手套,帮他们把桶盖掀开,可以避免他们弄脏手。”
谈到这半年来,在社区从事志愿服务的感受,王焰宇高兴地说,“志愿服务培养了我换位思考的意识,我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现在回到家里,我会主动帮助长辈分担家务。通过这段时间在社区当志愿者,我性格上也更开朗主动了,宣传垃圾分类让我有更多与人交流的机会,锻炼了自己的胆量,我也顺利找到了工作,连家里人都觉得这半年我成长了不少。”